艾灸頸椎病的好處
1、艾條燃燒的時候,所以產生的短紅外射線滲透性很強,可以起到溫補陽氣、融化寒溼、溫通經絡的作用。
2、艾煙裡散發出的微量艾葉精油物質,能附著在面板上,滲透進如的經絡,可逐寒溼,通十二正經。
這兩個用途都能疏通經絡,都對調理頸椎大有用處。經絡通暢了,自然能化解瘀積,緩解頸椎病症狀。
艾灸頸椎病穴位選擇
主穴可取天柱,大椎,肩井,後溪,病變頸椎壓痛點或頸椎夾脊穴。
天柱穴在後項部發際正中旁開1.3寸。
大椎正好位於肩背部正中的最大椎體也就是第7頸椎下的凹陷中,大約與兩肩平齊。
肩井位於大椎與肩峰最高點連線的中點。
頸椎夾脊穴即頸椎兩旁各5分的刺激點。
後溪穴很好找,首先握拳,在靠小指頭這一邊第5指掌關節的後方能看一個肌肉形成的突起,這個地方就是後溪穴。
艾灸頸椎病取穴解析
大椎
屬督脈,為諸陽之會穴(手三陽就-大腸,小腸,三焦的經脈和足三陽經-胃,膀胱,膽的經脈都與大椎穴交會),針灸能激發諸陽經經氣,通陽活絡而止痛。
後溪,天柱
分別為手,足太陽經穴,天柱為區域性取穴,疏通區域性經絡之氣血;後溪透過小腸經與督脈相通,專治督脈病症如落枕,頸椎病,配合大椎能更好的疏調督脈經氣,通絡止痛。
肩井和壓痛點,夾脊穴
這三個部位均屬病變區域性腧穴,疏通區域性經絡氣血,通絡止痛。
以上諸穴遠近相配,共奏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理氣止痛之功。
頸椎病併發症艾灸穴位搭配
1、上肢疼痛,麻木:可加曲池(屈肘,拇指一側紋頭端),合谷(雙手虎口處),外關(腕背橫紋中點上2寸),八邪(手背各指掌關節之間的紋頭端)等通經活絡,也可沿著疼痛放散部位”循經取穴”,施灸。
2、頭暈,頭痛:加頭頂百會(前髮際上5寸),兩眉間印堂通絡止痛。
3、心律不齊,心動過度或過緩,心慌,噁心,嘔吐:加內關(掌面腕橫紋中點上2寸)調理胃腸。
4、下肢痠軟無力,癱瘓:加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旁開1中指寬),三陰交(足內踝高點上3寸),太沖穴(足背第1,2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補益氣血,強筋壯骨。
頸椎病艾灸手法
1.艾條溫和灸:每穴每次灸3-5分鐘,使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
2.艾柱隔姜灸:每穴每次灸3-5壯,直到區域性面板潮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