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去溼熱的中藥處方 去溼熱用什麼中藥配方

avatar 魔都晏然
2.2萬 熱度 A+ A-
脾胃虛弱,脾運化功能失常,體內水溼津液不能被正常運化,聚集在體內就成了溼邪,溼邪鬱久化熱,便會導致體質溼熱,脾胃受溼邪困阻,運化功能失常,也會導致溼熱化生,引起口瘡,痤瘡,體倦,胃脘痛等病症,清利溼熱是讓身體安康的根本,那麼去溼熱的中藥處方有哪些呢?

脾胃溼熱胃脘痛:救必應豬肉湯

救必應:又名米碎木。性寒,味苦,歸肺,肝,大腸經,為常用的清熱燥溼藥。

土茵陳:歸脾,肺經,可清暑解表,利水消腫;

救必應,土茵陳搭配滋養臟腑,補中益氣的豬瘦肉一同煲湯飲,可清熱利溼,消腫止痛,對脾胃溼熱造成的胃痛有很好的療效。也適宜於感冒發熱,暑溼洩瀉等症。

做法:救必應15克,土茵陳12克,新鮮瘦豬肉200克。將救必應,土茵陳用清水洗淨,豬瘦肉洗淨切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煲約1小時,調味即可,飲湯食肉。

脾胃虛致體倦:參芪薏米粥

中醫認為,脾負責運化水溼,脾功能失常,水溼停留體內,就會出現體倦身重感,用黨參,黃芪和薏米益氣煮粥,可以起到健脾除溼的功效。

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腎經,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等功效;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有益衛固表,補氣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黨參和黃芪都有補脾健脾的功效;薏米性涼,味甘,淡,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祛溼除痺,清熱排膿之功,非常適合體內有溼的人群食用。

做法:黨參12克,黃芪15克,炒薏米30克,粳米80克,將黨參,黃芪,薏米,粳米洗淨,用冷水泡透,將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粥即可。

心脾熱盛長口瘡:綠豆雞蛋飲

綠豆性寒,味甘,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煩,解渴等功效,是中醫養生者非常推崇的清熱解毒,消暑解渴的佳品,雞蛋味甘,性平,歸肺,脾,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和綠豆搭配煮湯飲用,有助於清心除煩,清熱解毒,適宜於心脾熱盛的口瘡患者食用。

做法:綠豆30克,雞蛋1個,冰糖適量;綠豆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15分鐘, 倒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繼續煮5分鐘左右,關火,將雞蛋打散,攪勻,然後將熬好的綠豆湯衝入蛋液中,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或滴入香油調味,放涼後飲用即可。

肺胃溼熱致痤瘡:枇杷清肺飲

方中枇杷葉性涼,味苦,歸肺,胃經,有清熱止渴,降逆止嘔等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歸肺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功效(枇杷葉屬於葉類輕清之物,配伍桑白皮可以起到清肺胃鬱熱的作用),黃芩性寒,味苦,歸肺,胃,大腸經,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連翹性微寒,味苦,歸肺,心,肝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功;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胃,脾經,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等功效;諸藥結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清溼熱,涼血作用,對改善痤瘡有幫助。

做法:枇杷葉12克,桑白皮15克,黃芩,連翹各10克,金銀花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一次。

溼熱致脅痛:木香檳榔茶

木香性溫,味辛,苦,歸脾,大腸,肝,三焦經,可行肝經氣,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臨床常用於胸脅脹滿,脘腹脹痛,嘔吐洩瀉,不思飲食等症;檳榔性溫,味辛,苦,具有下氣行水的功效,主治食滯,脘腹脹痛等症;青皮性溫,味苦,辛,歸肝,膽,胃經,具有疏肝破氣,散結消滯等作用;大黃可以解決一切溼熱滯腑的症狀,茉莉花茶清熱解毒,理氣安神,振脾健胃。

做法:木香5克,檳榔2克,青皮2克,大黃1克,茉莉花茶5克。將木香,檳榔,青皮,大黃加適量水煎煮成藥液,用來泡茉莉花茶飲,衝飲至味淡為止。

釋出於 2021-11-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