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的定義
骨質疏鬆症是指單位體積的骨骼中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疾病。
骨質疏鬆的主要表現
骨質疏鬆主要表現為骨機制和骨礦物質含量呈等比例減少,骨小梁便細,變稀或斷裂,骨質內孔隙增多,就像空心蘿蔔一樣存在很多空隙,以至於不能承受日常生活所必須承受的身體本身的負荷和勞動負荷,骨組織的正常負載能力減弱,骨脆性增加,骨骼容易變形,甚至清胃的創傷即可發生骨折,這種骨也叫“脆骨”。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情況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是一個世界範圍的、不斷增長的公共健康問題,更具美國骨質疏鬆基金會資料顯示,美國骨質疏鬆患者2500萬,約佔其人口的10%。
我國目前骨質疏鬆患者已達8600萬人,佔總人進口的6.6%,其中50歲以上的女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高達50%,70老人的發病率超過了70%。
骨質疏鬆的分類
原發性骨質疏鬆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主要見於絕經後婦女或高齡男女,主要是由於年齡的增長和女性絕經後骨組織發生一種退行性變化所致,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佔很大比例,約90%以上。
繼發性骨質疏鬆
繼發性骨質疏鬆的原因明確,他不是由於年齡所致,是由於某些疾病或藥物等誘發骨組織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結構發生改變,導致骨的堅韌度降低。
容易導致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疾病有: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性腺功能下降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肝炎、胃手術後、慢性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