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如何快速鑑定垃圾食品

avatar 五虎高飛
2.7萬 熱度 A+ A-
去超市買吃的,很多市民朋友都會被商品華麗的外包裝吸引,還有細心的人會檢視一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其實,除了生產日期、保質期之外,食品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也是食品外

去超市買吃的,很多市民朋友都會被商品華麗的外包裝吸引,還有細心的人會檢視一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其實,除了生產日期、保質期之外,食品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也是食品外包裝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你關注過這個不起眼的小表格嗎?

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減肥一族都懂的

國家規定,預包裝食品應當在標籤上強制標示四種營養成分和能量的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其中,這四種營養成分即核心營養素,指的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現就讀於南京某大學的趙同學是一個減肥狂人,她告訴記者,自己每次去超市買吃的都會關注外包裝營養成分表上的能量值、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指標。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上就是含糖量。

甜品、飲料是“含糖大戶”,也是需要減肥的人的“毒藥”。舉個例子,一罐330ml的可樂裡,碳水化合物(含糖量)是35克,能量是594kJ,因為不含蛋白質和脂肪,所以能量值全部來自糖(35g),這些熱量需要你散步一個小時才能消耗。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對身體不好,這一點不言自明。它們不僅會導致身體肥胖,還是高血糖、等很多疾病的元兇。因此,日常飲食中,出於健康的考慮,我們應當儘量選擇低糖低脂食品。

判斷奶製品好壞的標準: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含量是判斷奶製品好壞最重要的標準之一。雖然2010年3月出臺的生鮮牛乳國家標準將蛋白質含量的下限從2.95g/100g降低到了2.8g/100g引起許多爭議,但幾乎所有的大品牌牛奶蛋白質含量均高於3.0g/100g。

以酸奶為例,酸奶中蛋白質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酸奶營養價值的高低。一般而言,蛋白質含量越高,酸奶的品質越好。市場上所售的大多數酸奶產品,蛋白質含量在2.3%到3%之間,即每100克酸奶含有蛋白質2.3克到3克。每100克酸奶中含有2.3克蛋白質是國家標準最低限,而最高可以達到5克以上。

優選鈉含量相對較低的食品

一般來說,蜜餞果脯、泡麵、榨菜、臘腸等食品是鈉含量較高的食品。如果要買,請儘量在同類食品中選擇鈉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

食品營養標籤中的鈉含量是控制指標。氯化鈉是電解質,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人體內鈉元素在一般情況下不易缺乏,只有在大量出汗或排洩、嘔吐後,身體的電解質損失得很厲害,所以這時必須要補充電解質,例如注射生理鹽水、喝鹽開水等。在日常飲食中,要補充一定量的食鹽以保證身體正常的電解質需求。但如果攝入過量,會使體液中的電解質過量,體液的滲透壓過大,導致身體組織中的水分大量進入到體液中,使人體呈現脫水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甚至死亡。另外,長期高鹽飲食會誘發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等。實習生 劉靜妍 現代快報記者 戎華

 

釋出於 2021-02-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