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按摩哪裡排出胃裡的氣 圖解按摩10大穴位輕鬆解決胃脹氣!

avatar 珉林志鮮
2.3萬 熱度 A+ A-
胃脹、消化不良會讓人感覺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此時我們可以採取按摩的方法,來快速排出胃裡的氣,解決胃脹、消化不良的症狀。若是經常按摩這些穴位,還能起到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功能的效果。

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平躺好,本穴在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

功效:本穴的氣血物質直接作用於胃腑,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主要可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等,對一般的胃病,食慾不振等效果也很好。

按摩:用手推揉本穴3—5分鐘,或者手角刮法拭本穴,以出痧為宜隔天一次,可治腹脹,嘔吐等,儘快排出胃裡的氣。

內庭穴

位置: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在人體足背上,需正坐垂足或者仰臥,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正中略後一些的地方,也就是第2、3蹠趾關節前,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功效:穴位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之功效。常用來治療胃痛胃脹、消化不良、胃腸虛弱及急、慢性腸炎引起的瀉下等疾病,有時候還可以用來治療牙痛、牙齦炎、扁桃體炎、失眠多夢以及頭面痛、足背腫痛等疾病。經常按摩此穴可以有效地緩解胃部疾病,改變消化不良、胃部痙攣等症狀。

按摩:手指指端點壓足部的內庭穴約1分鐘,可以有效地緩解胃脹、胃痛等症狀,排出胃裡的氣。

 

內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

功效:本穴為八脈交會穴,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本經經病和胃、心、心包疾患等,可改善脘腹疼痛、噁心嘔吐、手臂疼痛、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等症。

按摩:用一隻手握緊另一隻被按摩手臂的下端,垂直按在本穴上,有節奏地進行按壓,至產生酸、麻、脹之感為宜,每天按摩兩次,每次約2—3分鐘,可排出胃裡的氣。

肝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清利肝膽,寧神明目,補血消瘀。主治脘腹脹痛、胸脅支滿、黃疸結胸、吞酸吐食、飲食不化、目赤癢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癲狂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肝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幫助排出胃裡的氣。

 

胃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和胃調中,祛溼消積。主治脾胃虛弱、脘腹脹痛、霍亂吐瀉、翻胃吐食、飲食不下、食多身瘦、腸鳴腹痛、黃疸水腫、小兒疳積、胸脅支滿、腰脊攣痛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胃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

 

脾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溼升清。主治嘔吐、胃痛、胸脅脹痛、黃疸水腫、不欲飲食、食不生肌、洩瀉、痢疾、痰瘧寒熱、四肢不收、虛勞、尿血、遺精、白濁、

吐血、便血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脾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達到排出胃裡的氣的效果。

 

三焦俞穴

位置:位於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調理三焦,利水強腰。主治腹脹、腸鳴、嘔吐,洩痢、水腫、臌脹、黃疸、遺尿、癃閉、腰脊強痛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三焦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達到排出胃裡的氣的目的。

 

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功效:本穴具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溼之用,為人體保健的要穴,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等等多種疾病,可以改善胃痛,嘔吐,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等症狀。

按摩:稍微用些力氣按揉本穴,一直到有痠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即可,排出胃裡的氣。

 

胃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和胃調中,祛溼消積。主治脾胃虛弱、脘腹脹痛、霍亂吐瀉、翻胃吐食、飲食不下、食多身瘦、腸鳴腹痛、黃疸水腫、小兒疳積、胸脅支滿、腰脊攣痛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胃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

 

脾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溼升清。主治嘔吐、胃痛、胸脅脹痛、黃疸水腫、不欲飲食、食不生肌、洩瀉、痢疾、痰瘧寒熱、四肢不收、虛勞、尿血、遺精、白濁、

吐血、便血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脾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達到排出胃裡的氣的效果。

 

三焦俞穴

位置:位於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調理三焦,利水強腰。主治腹脹、腸鳴、嘔吐,洩痢、水腫、臌脹、黃疸、遺尿、癃閉、腰脊強痛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三焦俞穴100 ~ 200次,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達到排出胃裡的氣的目的。

 

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功效:本穴具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溼之用,為人體保健的要穴,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等等多種疾病,可以改善胃痛,嘔吐,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等症狀。

按摩:稍微用些力氣按揉本穴,一直到有痠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即可,排出胃裡的氣。

 

四縫穴

位置:四縫穴位於第2-第5指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

功效:原來是用來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如胃脘痛、腹痛、腹脹、咽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等等。

按摩:直接用手按揉四個穴位,一直到有痠麻的感覺,可排出胃裡的氣。

公孫穴

位置: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左右各一穴。

功效: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絡穴,聯絡足陽明胃經,主要作用是調理脾胃,為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主穴之一,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飲食不化、腹脹、洩瀉、水腫等均可治之。

按摩:拇指按壓同側公孫穴1—3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達到排出胃裡的氣的效果。


釋出於 2021-11-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