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抑鬱症是指產婦在分娩後出現抑鬱、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症狀為特徵的心理障礙,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徵中最常見的一種型別。通常在產後2周出現,其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心理、分娩及社會因素有關。
根據近年來的情況,發現因產後抑鬱來就診的患者人數較過去增加,說明產後抑鬱症的患病率在提高,產婦患上產後抑鬱症會給剛剛經受孩子降臨所帶來喜悅的家庭蒙上了不可擺脫的陰影,甚至會讓剛剛來到人世的孩子永遠失去了母親,一幕幕的家庭悲劇告訴我們“產後抑鬱症不容忽視”!
1.內分泌變化 妊娠後期,孕婦體內雌激素黃體酮,皮質激素、甲狀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孕婦會產生幸福愉悅的感覺,但是孩子出生後,這些激素迅速下降,造成體內內分泌發生變化,從而產生抑鬱症狀。
2.社會心理因素 有些人還沒有做好當母親的充分的心理準備,匆忙懷孕,一旦做了母親就會不知所從,既新鮮又恐懼。尤其是80後的年輕人,她們的心理年齡不成熟,自己 還是孩子,還在父母親面前撒嬌,突然自己要承擔做母親的職責,會非常的不適應,容易產生心理失衡。還有的人產前就曾患抑鬱症,更容易在產後復發抑鬱。
3.產婦或寶貝生病 疾病導致的極度緊張會誘發抑鬱症。早產、產褥期的疾病或合併症給產婦帶來極大壓力,容易誘發產後抑鬱。而嬰兒生病更是給初為人母的產婦帶來心理負擔,產生抑鬱情緒。
4.睡眠不佳 很多產婦無論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帶孩子,容易產生委屈、煩躁、易怒的情緒。
5.家人的壓力 丈夫或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性別不滿意,以及丈夫的不良表現容易給產婦的情緒帶來壓力和委屈
6.經濟原因 有的家庭可能在經濟上不是很寬裕,擔憂有了孩子以後的生活問題,由此產生抑鬱情緒。
雖然產後抑鬱症很常見——據一些專家估計大約有50%到90%的女人會患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症,大部分產婦經過一段時間可以自行緩解,但有些嚴重的不能自行恢復則需要醫生的幫助。有一些產婦甚至很快發展到產後精神病,所以如果發現產婦出現嚴重的產後抑鬱症狀,一定要建議她去找專科醫生進行諮詢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