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泡腳的8個壞處
影響血液流量
熱水泡腳時,由於環境溫度的升高,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擴張,足部的面板血流量就會增加。
不能醫治疾病
熱水泡腳所造成的短時間內區域性迴圈幾乎不會對體迴圈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也不會像泡澡或淋浴那樣影響核心體溫,因此對於健康人來說,泡腳可能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改變,所以指望透過泡腳來治療各種疾病也就沒什麼效果。
睡眠效果一般
對於健康人群,較低溫度、短時間足浴可以輔助睡眠,但對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溫長時間足浴,還會同時提高遠端和核心體溫,反而不利於睡眠。
兒童會得扁平足
足弓是從兒童期開始形成的,如果經常性用熱水給兒童泡腳,會給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尤其是頻繁的泡腳或燙腳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不是人人都適合
對於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和足癬等面板病患者來說,泡腳還是有一定健康風險的,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會由於區域性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有效迴圈血容量不足。因此,不是人人都適合泡腳。
足癬會細菌感染
足癬等面板病患者用熱水泡腳之後,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泡等,還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
糖尿病無法活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損壞的是足部血管的內皮,血管再也無法因溫度高低而舒張、收縮了,所以熱水泡腳並不能幫助糖尿病足患者達到“活血”的目的。
靜脈曲張更嚴重
對於靜脈曲張患者,溫度的升高會增加區域性血流量,從而加重靜脈迴流負擔。
熱水泡腳的8個注意事項
水溫不要過高
生活中,有些人習慣用很熱的水把腳泡得通紅,並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時間不宜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迴圈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由於血液會湧向下肢,有人會因腦部供血不足,感到頭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要格外注意。
一定用手試溫
泡腳時,不能確定水的溫度時,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於糖尿病足患者,洗腳時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配合按摩足底
睡前用熱水泡腳特別適合寒證,如平素怕冷、手足涼,伴有慢性腹洩、痛經、冠心病、小便困難等病症。泡腳後,還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關的反射區,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區等。
熱性病患者不宜
對於熱性病患者則不宜泡腳,如高熱、出血、口熱舌乾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對溫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特別要注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容易併發周圍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遲純,就容易被燙傷。
老年人防止暈厥
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飯後半小時不宜
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後1小時再泡腳。
中藥泡腳用木盆
中藥泡腳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不繡鋼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熱水加什麼泡腳效果好
中藥
泡腳加中藥,或者是中藥泡腳片,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治療效果,當然需要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搭配好藥方,或者選好中藥泡腳片。如果是中藥泡腳的話,直接煲好中藥,用中藥水兌入涼水,到適合的溫度就可以進行泡腳了。
艾葉
艾葉也是一種民間非常流行的泡腳用材,艾葉泡腳可以預防感冒,祛溼,降火。艾葉泡腳的方法也很簡單,也是用艾葉煲水,然後兌入冷水,待水溫到40度左右,就可以泡腳,泡30分鐘即可。
食鹽
食鹽泡腳,食鹽可以殺菌,一定程度上改善腳氣,當然也比較實惠。 食鹽泡腳,就是把食鹽倒入熱水中,然後泡腳,一般加入一調羹的食鹽即可,不要太多。泡腳時間也是30分鐘左右。
白醋
白醋可以美白面板,緊緻肌膚,還能殺菌,而熱水可以很好地刺激醋的活性,這樣就可以讓醋的殺菌效果更強,針對性治療腳氣。 白醋泡腳可以放入多一些白醋,白醋與熱水的比例達到1:20,直接放入雙腳浸泡,泡腳時,揉搓雙腳,效果更好。 而且,醋還有很多藥物作用,譬如能消食開胃,散瘀血,收斂止瀉,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