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報道,日本國立研究中心日前釋出的一項調查結果稱,常吃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背部發青的魚以及鰻魚的人,與不怎麼吃這些魚的人相比,患肝癌的風險約低40%。
鯖魚等背部發青的魚類在日本統稱“青魚”,這些魚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研究人員在1995~2008年間,以日本9個府縣的約9萬名45~74歲的居民為物件,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研究人員記錄了這些人攝入沙丁魚、鰻魚等8種魚的量,所選取的8種魚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種類。結果發現,每天上述魚類合計攝取量達到約70.6克的一組人,與每天只攝取約9.6克的一組人相比,患肝癌的風險要低36%。
魚身上五個部位最有營養
1、魚腦,富含俗稱“腦黃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還有磷脂類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發育,對輔助治療老年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魚腦膽固醇含量較高,應控制食量。
2、魚鰾,古代有“海洋人參”之稱,與燕窩、魚翅齊名。魚鰾含有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有改善組織營養狀況,促進生長髮育,延緩面板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通常製成幹品,稱為魚肚。魚肚製成的菜餚口感滑潤、細膩,有濃厚感。
3、魚鱗,含有膽鹼,可增強記憶力。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對防治、及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魚鱗凍食用。此外,鰣魚和鰳魚的魚鱗含有一定的脂質和鮮味成分,烹飪時可不去鱗直接蒸制;帶魚魚鱗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鳥嘌呤,吃時也不必刮。
4、魚尾和魚骨,魚尾的營養和魚身的肉差不多。魚骨確實有補鈣的效果,但是一般人們吃得很少,鯊魚的魚骨可做成魚骨粉。
5、魚唇,多以鱘魚、鯊魚、鰩魚上唇部的皮及連帶組織乾製而成,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雖屬海味八珍之一,其實沒多少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