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沒有發現到一個現象,要是我們身邊有一個人患上了風溼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周圍的人就知道肯定要下雨了,一般該病的發病都是因為潮溼導致的,那麼下面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夏季怎麼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
夏季如何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祖國醫學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簡稱類風溼的發生,是由於正氣虧虛,風寒溼邪乘虛入侵所致。類風溼的關節腫痛症狀在冬季寒冷季節往往較為嚴重,尤其是素有體陽不足者更是如此。那麼能不能冬病夏治呢?答案是肯定的。
夏季預防類風溼關鍵有兩點:一是顧護陽氣以固根本;二是祛邪外出不留後患。春夏季節,體內陽氣弛張,極易洩越,應做到勿暴汗淋漓,以防氣隨津脫;勿過於辛勞,戒性情急躁,所謂“五志化火”,“火食氣”,是為“春夏養陽”。夏季天氣炎熱,易於汗出,毛孔開啟,如汗出時適逢雨水淋溼,溼邪極易侵入,滯留經絡、肌肉、骨骼、誘發本病或使本病纏綿難愈,可使其“微微汗出”,並以甘淡滲透溼之中藥如茯苓、米仁等煮粥或煎餅食用以調治,車前草煎湯代茶以除淡燥熱。同時還可使用中藥及針灸等方法於夏季陽氣亢奮之時,剔除留著之邪。中藥的選用可根據素體陰陽偏盛、感邪偏重而辨證論治。
要避免風寒溼邪侵襲。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避免空調直接吹向人體,房間空調要適當控制溫度,不要貪涼,暴飲冷飲;不要臥居溼地等。同時要預防和控制扁桃體炎、鼻竇炎、咽峽炎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以上所述就是關於在夏季怎麼做好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全部介紹,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對您有所幫助。為了防止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侵害,我們一定要積極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儘量降低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