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和咽喉都有炎症的情況即為鼻咽炎,急性鼻咽炎是因細菌、病毒感染所致的鼻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多發於初春、秋冬之交,常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中醫稱頏乾燥症,病機多為風寒犯咽或風熱犯咽。 鼻咽炎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條,請看具體介紹:
1中藥含片 中藥含片治療咽炎的主要為清火、敗毒、清咽利喉類藥物,對於一般性、初期咽炎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對咽喉粘膜組織也不具有較強的破壞性。因此,在輕微性咽炎的治療中比較普遍。但由於中藥起效慢、難以改善病變組織環境,對於急性鼻咽炎、頑固性性鼻咽炎等重症起效甚微。
2西藥 西藥治療咽炎的主要為抗生素類藥物,在急性期治療效果確切,但抗生素對人體組織細胞破壞性很強,同時抗生素還具有很強的抗藥性,使用頻次過多,會產生無效反應。這也是目前普遍呼籲禁止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3手術治療 臨床治療上多采用藥物燒灼法、電凝固法、冷凍、鐳射、微波及射頻治療法。其中鐳射、微波及射頻療法,具有操作簡單、痛苦少、無出血和療效好的優點,成為近年來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4病因治療 清除鄰近病灶,治療全身疾病,戒除菸酒,預防鼻咽炎發作等。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至關重要。
5區域性治療 咽部黏膜肥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2%-5%硝酸銀區域性塗布,有收斂及消炎作用。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及咽側索肥厚者,可用冷凍、劭溜或鐳射等療法以消除增生的病變組織。用各類喉片,如度米芬喉片、熊膽舒喉片等含化,對改善區域性症狀有一定效果。 6全身治療 早期可選用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靜脈滴注,5mg/kg,隔8h一次,每次lh以上,連續給藥7d;口服,每次0。2g,每H5次,療程5-10d。感染較重、發熱較高、症狀顯著者需臥床休息,加強對症處理,同時給予抗生素或抗炎類藥物治療,如:青黴素:肌內注射,一般感染,40萬-80萬U/次,每日2次,嚴重感染可增至每日4次;靜脈滴注,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釋至1萬Ulml,每日200萬-2000萬U;頭孢呋辛酯:口服,成人每次0。25g,每H2次;兒童5歲以下不宜服用,一般每次0。125g,每日2次;慶大黴素:肌內注射、靜脈注射,成人16萬-24萬U/d,兒童0。3萬-0。5萬U/kg·d,分3-4次注射。 7耳鼻喉綜合治療臺進行區域性噴霧 咽炎患者經噴霧後,當天症狀緩解率高,絕大多數患者3d內症狀明顯緩解,甚至消失。比單純療程縮短,可以短時間內,使急性咽炎得以痊癒。進行區域性噴霧治療時,強調讓患者多休息,多飲水,進食易消化,高能量富含維牛素食物,注意自身體質提高,以增強本身抗病能力,促進病體康復。 溫馨提示:無全身症狀或症狀較輕者,可區域性應用複方硼砂溶液含漱,各種含片及中成藥可酌情選用;針對病因可應用抗病毒藥。全身症狀較重伴有高熱者除上述治療外,應臥床休息,多飲水及進食流食,抗病毒藥可經靜脈途徑給藥,同時應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