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溝通,表達希望
能夠平和解決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是第一選項。
放手,並不是放任,你們是我最希望得到的支援
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不可否認自己始終是父母的孩子,但不會永遠是小孩子。小孩子總歸要長大。
表明自己其實也知道,論經驗和見識,肯定是不如父母,但是還是希望能有自己選擇的機會,而父母,永遠是在背後支援著的堅實臂膀,不斷給予鼓勵給予改進意見,支撐著自己前進,而不是一直揹著自己前進。
釐清“界限”,誰都不是誰的影子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意願和選擇。
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得比自己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不要始終把自己當做曾經未達成,然後希望達成的“影子”。青出於藍,如果“青”一直走的“藍”的老路,那麼始終還是“青”。
父母的路,最大的優勢在於經驗和預見性,而不是替代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如果不能透過言語解決,那麼經濟的獨立是保證脫離控制慾的重要前提。
經濟獨立可以避免過多有求於父母,父母沒了控制的物質基礎,自然控制力度下降。
如果經濟尚未獨立,只能是能躲則躲,畢竟離開父母難以生存。
擁有獨立的生活能力
獨立生活的能力是脫離父母控制的重要保證。
獨立能力可以保證自己的自由性,在嚴重到難以接受時,可以選擇“離家而去”,獨立生活。
最好保證隱秘性,由自己把控主動權,住家時間最好不要每次超過三天。
堅持自己,時刻保持清醒
認清自己的感情
其實很多時候,控制慾強的父母能夠在孩子成人之後還繼續把持控制,真正的原因在於孩子本身的依賴性,離不開父母。
所以,一邊想要脫離,一邊享受依賴,是不切實際的。
堅持自己的想法
很多時候功虧一簣都在於父母的“感情牌”,隨著年齡增長,父母的控制手段也逐漸從小時候的物質為主,轉變成主打“感情牌”,一哭二鬧三上吊,鬧得再兇的孩子也沒辦法得回家,從而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