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於腎上腺的皮質腫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原醛症是一種繼發性高血壓症,約佔高血壓症中0.4~2%。發病年齡高峰為30~5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引起本病最常見的原因為醛固酮瘤。
一、醛固酮瘤 最多見,約佔原症的60%—90%,多見一側腺瘤,直徑多在3cm以下,大多介於1—2cm,包隔完整,切面呈現金黃色,有大量透明細胞組成,電鏡下,瘤細胞先粒體呈小板狀顯示小球帶細胞的特徵,極少數為雙側瘤子,固酮瘤的成因不明,患者血漿固酮濃度與血漿ACTH晝夜節律呈平行。
二、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症為成人原症第二多見的型別,約佔10%—40雙側腎腺小球帶增生,有時伴結節,病因還不明確,有以下可能因素,血管緊張素I的作用被加強,在靜滴血管緊張素I後,固酮分泌增多的反對較正常和固酮患者者為強,於特症患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使固酮分泌減少,高血壓減輕,低血鉀上升,而於固酮患者,作用不明顯,促進固酮分泌的因子,ACTH前體物POMCN端肽的一個片斷。 即人賴氨基r3-MSH促黑素細胞素,為一糖肽段50—76位可興奮固酮分泌,作為較ACTH為強,特症患者可測得高濃度的免疫活性r—MSH,而固酮瘤患者濃度甚低此外,尿中曾則出興奮固酮分泌的糖蛋白,分子良介於4100—3600,人尿,血、垂體中皆可側到,在切除垂體後降低,此於特症患者明顯增高,還發現特症患者血中β內肽濃度也升高,以上研究提示特症中垂體釋放興奮固酮的因子,血清素拮抗藥賽啶可使特別是症患者固酮分泌減少,提示在本型中存在者經血清素介導的興奮固酮的分泌的因素。
三、少見月分泌大量固酮的腎上腺皮質癌 往往還分泌糖皮質類固醇,雄激素腫瘤體積大,直徑多在3Cm以上,切面常顯示出血,壞死,腫瘤的惡性性質在細胞學上常難以確定,轉移灶的存在得以確診。
四、異位的分泌固酮的腫瘤 少見,可發生腎內的腎上腺殘餘或卵巢腫瘤。
五 、糖皮質類固醇可抑制性固酮增多症 多見於青少年男性,可為家族或散發與ACTH晝夜節律平行,用生理代替性的糖皮質固醇數週後可使古固酮分泌量、血壓、血鉀恢復正常,近年證實本病的發病機制同源染色體間遺傳物質發生不等交換,產生一種11β羥化酶固酮合成酶合體,11β羥化酶端調節區固酮合成酶的編碼。序列的相合,已直編碼11β羥化酶與固酮合成酶的基因皆位於第8號染色體,二者編碼區的DNA有95%相同,正常時固酮合成酶在腎上小球帶表達,11β羥化酶束裝代表大,後者受ACTH興奮性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