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人為什麼會丟失童年的記憶

avatar 春莉子
2.5萬 熱度 A+ A-
你還記的你6歲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嗎?3歲呢?1歲呢?實際當我們還在母親的肚子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有了一些“記憶”,或者說是條件反射。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很難回憶起我們三四歲之前的確切記憶,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童年失憶。人為什麼會丟失童年的記憶?記不得小時候?

大腦發育不全

我們都知道,記憶是要用腦的,特別是形成永久記憶,是需要神經突觸發生永久性的改變。當人還在童年時期,大腦剛開始發育,體積下,大腦皮質沒有成熟,與記憶相關的海馬區,杏仁核都還沒有成熟,功能不完善,處於快速變動之中。

所以大腦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不論是各個腦區還是神經可能都與早期不同了,記憶也就喪失了。

視覺不清晰

我們多大數的長期記憶都是視覺記憶,而在童年的時候我們的視覺能力相比成年是非常弱的,即孩子看到的世界跟成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研究顯示,幾個月的嬰兒只能看到眼前10-15釐米的東西,並且還不能看清。所以在連看都看不不清東西的情況下,很難形成清晰,準確的記憶。

語言不完善

在人記憶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採用語言編碼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說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會用語言把他編成故事,然後透過故事講述出來,就很好記憶了。但是當我們還是很小的時候,並沒有掌握好語言,缺乏語言能力,記憶編碼自然會出現困難。同時,沒有語言,嬰兒也很難進行回憶以加強記憶。

自我意識弱

在大腦高階皮層還沒成熟的情況下,嬰兒主要受到原始本能的驅動,缺乏主觀能動性。

因此,發生的任何事情,在孩子看來都是旁觀的,而不是參與者,而旁觀帶來的記憶深度與主動參與自然不能比。

自我保護

弗洛伊德特別強調童年經歷,認為童年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並且很難改變。

因為人在童年的時候,由於自身力量的弱小,被外界規則壓抑的天性等等,都會對心靈造成創傷,而人會採用防禦機制,將這些創傷壓抑到潛意識中,表現出來就是童年失憶的症狀。

現代很多學者對這種理論都提出了質疑。

時間太長

人的腦容量是有限的,越多的資訊就是越多的負擔。大腦會自動進行分類與取捨,按照記憶的長短,輕重,深淺來判斷。

為了更好的接受新的資訊,拋棄一些老舊的,無用的資訊,是大腦的適應方式。


釋出於 2021-04-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