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氣海
位置: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方法:取仰臥位,腹部放鬆。一手中指著力,置於氣海穴反覆垂直點按約1分鐘,以區域性酸脹感為宜。
功效:氣海穴主要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陰挺、惡露不盡、胞衣不下等婦科病證。
關元穴
位置:在小肚子上,肚臍眼往下三寸(用自己的手橫著量,肚臍眼往下四根橫指處就是關元穴)
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先用食指或中指按順時針方向按揉關元穴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區域性有脹痛為宜。
功效:此穴腹瀉、月經不調痛經有較好的療效。
按帶脈穴
位置:位於腹側部,章門穴下1、8寸
取仰臥位,腹部放鬆。兩手中指端著力,分別置於帶脈穴,反覆按揉約1分鐘。
功效:主治婦科疾病以及脅痛腰痛。
按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方法:去坐位。兩手拇指端著力,置於足三里,反覆按約2分鐘,以酸脹向下擴散為宜。
功效:主要治療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等婦科病症。
按太沖穴
位置: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方法:取坐位。兩手拇指著力,先將右足擱在推坐腿上,右手握住小腿,左手拇指端點按太沖穴,反覆點按約1分鐘,以酸脹感為宜。然患左足,方法依然。
功效:主要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婦科病證。
按氣衝穴
位置: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方法:取仰臥位。兩手指端著力,置於兩側天樞穴下5寸,恥骨結節上外放股動脈處的氣衝穴,先輕後重,再輕反覆交替點按約2分鐘。
功效:主要治療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萎,陰腫,功能性子宮出血。
腎腧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取坐位成立位.雙手中桁分別按於兩側腎俞穴上,用力按楗30〜50次;或握拳用食指掌指關節突按揉穴位,擦至區域性有熱感為佳。
功效:此穴對月經不調痛經、腰痠腿痛有較好的療效。
八髎穴
位置: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處
方法:取坐位,用長肉發或擦法子上面下肉擦至尾骨兩旁2分鐘,使區域性有酸脹感。
功效:此穴位對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盆腔炎有較好的療效。
按太沖穴
位置: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方法:取坐位。兩手拇指著力,先將右足擱在推坐腿上,右手握住小腿,左手拇指端點按太沖穴,反覆點按約1分鐘,以酸脹感為宜。然患左足,方法依然。
功效:主要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婦科病證。
按氣衝穴
位置: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方法:取仰臥位。兩手指端著力,置於兩側天樞穴下5寸,恥骨結節上外放股動脈處的氣衝穴,先輕後重,再輕反覆交替點按約2分鐘。
功效:主要治療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萎,陰腫,功能性子宮出血。
腎腧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取坐位成立位.雙手中桁分別按於兩側腎俞穴上,用力按楗30〜50次;或握拳用食指掌指關節突按揉穴位,擦至區域性有熱感為佳。
功效:此穴對月經不調痛經、腰痠腿痛有較好的療效。
八髎穴
位置: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處
方法:取坐位,用長肉發或擦法子上面下肉擦至尾骨兩旁2分鐘,使區域性有酸脹感。
功效:此穴位對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盆腔炎有較好的療效。
中極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方法:取坐位或仰位,先用食指成中指按順時針方向按揉中極穴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區域性脹痛為宜。
功效:此穴對小便不通、帶下病、月經不調有較好的療效。
耳穴按摩
耳穴處方:內生殖器穴、內分泌穴、皮質下穴、緣中穴、腎穴、肝穴、脾穴。
接摩方法:於月經期前10天開始治療,直至月經來潮。其間,每次貼壓一耳,2至3日換貼另側耳穴。取效關鍵是找準上述耳穴的敏感點,並對準敏感點貼壓治療。
按摩功效:“內生殖器穴”為子宮代表穴,以調理區域性氣血,使經脈正常執行;“內分泌穴”、“皮質下穴”(內有卵巢對應點)、“緣中穴”,能調節卵巢、腦下垂體和內分泌之功能;中醫認為月經不調與腎、肝、脾之經氣有關,故取“腎穴”以補腎氣、調衝任二脈肝穴”以疏肝解鬱、通經活絡,是治療月經不規則的有效穴,“脾穴”以健脾和胃,統攝血脈,對經期提前、經量過多者尤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