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眼的最佳時間
沒有特別固定的時間,建議飯後一小時進行為佳。
艾灸肚臍也就是艾灸神厥穴,在中醫上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逆、和胃理腸的作用,可治療人體的脾胃虛寒、大便稀溏,女性宮寒不孕、痛經、手足涼、關節冷痛等,一般每次艾灸20分鐘左右,在身體過於飢餓或過飽是不宜艾灸,以免影響效果,最好是安排在飯後進行,可幫助消化,調理腸胃功能。
要注意的是
肚臍眼的面板是比較薄的,如果是第1次進行艾灸的話,就建議使用懸灸的方法降低,出現有燙傷的風險。
晚上幾點後不能艾灸
晚上11點之後就不要艾灸。
艾灸最晚可以在亥時,但不要超過11點,因為11點之後陽氣要歸陰,陽不入陰,就會引起失眠、煩躁,多餘的熱量進不了陰,也排不出去,引起口舌生瘡、發熱等不良反應,同時也會影響臨床療效。
肚臍眼可以每天艾灸嗎
有病症且身體能接受時可每天艾灸。
1、如果身體的症狀比較嚴重,那麼可以灸的時間長一些,一天灸一次到兩次左右,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自己的身體能吃得消,如果艾灸的時候感覺舒服,那麼就可以適當的延長一些艾灸時間,如果感覺艾灸之後有些頭暈或者胸悶,那麼剛開始艾灸十幾分鍾或者二十幾分鍾,之後慢慢讓身體適應艾灸,時間和頻率以自己適合為度,要讓身體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如果是身體虛弱的人群,那麼最好隔天或者是隔兩天再進行艾灸;另外不建議正常人每天艾灸肚臍眼,容易引起上火、口乾、咽喉腫痛、便秘等情況的發生,尤其是陰虛陽盛體質的患者更不宜每天艾灸,一般每週艾灸一到兩次即可。
艾灸後怎麼看溼氣排出
主要是透過看身體上的一些症狀輕微、嚴重程度來進行判斷,如:
1、艾灸之後溼氣排出,會感覺到人體比較輕鬆,精神飽滿,胃口過大等。
2、艾灸具有活血化瘀以及祛風散寒等作用,如果艾灸後患者出現全身出汗增多的現象,則可能是體內的溼氣轉化為汗水排出體外的現象。
3、另外艾灸後患者出現尿液增多的現象也提示溼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