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
對所有單純房間隔缺損已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即已有肺血增多徵象、房室增大及心電圖表現者均應手術治療。病人年齡太大已有嚴重肺動脈高壓者手術治療應慎重。
介入治療
1.禁忌症
目前對於約80%的繼發孔中央型房間隔缺損介入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式,而下列情況應屬於介入治療的禁忌證:
1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及冠狀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
2.12 合併必須外科手術矯治的其他心臟畸形;
2 嚴重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向左分流:房間隔缺損的最佳治療時機是在3~5歲之間進行,而對於成年期發現的房間隔缺損,如果還有治療機會應當立即治療。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是Amplatzer雙面傘封堵缺損,另外,還有CardioSeal蚌狀閉合和Sederis雙盤堵閉器等治療器械可以選擇。
2.適應症
按照中國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指南,房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包括:
1 通常≥3歲,體重≥10kg,ASD≥4mm而≤36mm的二孔型左向右分流ASD;
2缺損邊緣至冠狀竇、上下腔靜脈及肺靜脈的距離≥5mm;至房室瓣≥7mm;
3房間隔的直徑 10woods /m2,或使用血管舒張劑時7 woods /m2不適合外科手術。
2.手術過程
通常在體外迴圈情況下,透過胸骨正中切口進行簡單縫合修補或者用心包補片或聚四氟乙烯樹脂補片修補。近年臨床也有采用微創心臟手術修補房間隔缺損的術式,但其並不能減低痛苦、減少住院日數以及減輕患者經歷手術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