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鎮江丹陽六旬男子李某突感身體不適:活動後胸悶、心慌,夜間不能平臥,下肢浮腫。醫生檢查發現,李某的心臟擴張,佔據了胸腔80%以上的空間,且收縮功能喪失五分之三,此外主動脈裡層和中層都破裂了——他患上了擴張性和,須同時治療。在充分準備後,醫生對李某進行了心臟移植和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移植手術,這在世界上尚屬首例。目前,李某恢復良好,正在醫院進一步治療。通訊員 朱研 現代快報記者 林清智
發病
半夜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
昨天上午,在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現代快報記者見到了李某。他告訴記者,去年1月,他突然出現半夜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嚴重時,坐立不安,休息後緩解。
在四川德陽工作的兄弟讓他過去散散心,可他到德陽的第二天就覺得不舒服,隨即到醫院就診。在醫院上廁所時,他突然心跳加快,“像要炸掉的感覺。”醫生搶救時發現,他的心率達到了每分鐘200次。
在當地治療一個多星期後,李某感覺舒服多了,“不過醫生說我的心臟有問題,要換心,我聽都沒聽說過,嚇壞了。”隨後,他沒有繼續治療,回了家。
回家後,李某的病情又開始加重,眼看著再也拖不下去了,李某來到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
病因
心臟和主動脈都出現了問題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陳鎖成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李某是去年11月10日入院的。入院前,他走20米就會覺得胸悶、氣急、乏力。
一系列檢查發現,李某的病情挺複雜。首先,他有擴張性心肌病。“心臟擴大了收不回來,就像個氣球一樣。”陳鎖成說,李某的心臟佔了胸腔80%以上的空間,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此外,醫生髮現,李某連線心臟的主動脈也變大——直徑達7釐米,而正常值為3釐米左右。不僅如此,主動脈的裡層和中間層破裂,形成主動脈夾層,就剩外面一層膜。“本身這個病風險就很大,要是急性的,一般24小時死亡率達到25%,48小時死亡率達到50%。”
至此,一道難題擺在了醫生面前:光做擴張性心肌病手術,主動脈問題不解決,有生命危險;光解決主動脈問題,不解決心肌病,也有生命危險。
“要救命,必須把他的心臟和部分主動脈一起換掉。”陳鎖成告訴記者,這是個非常大的難題,心胸外科博士團隊本想參考相關資料,但一番查閱後發現,國內外沒有人做過這樣的手術。
為了提高手術成功率,在等待供體期間,醫生們進行實驗研究,確保主動脈換上去後可以存活。
去年12月16日,李某等到了供體,手術開始。
手術
移植心臟和部分主動脈
這個手術的全稱是“全心臟移植加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移植加降主動脈術中支架植入”,一共有20名醫護人員參與,用了11個小時。據陳鎖成介紹,心臟移植和升主動脈同期置換手術極少見,手術複雜、難度高、創傷大、時間長,面臨4大難題:供體心肌保護、供體血管保護、受體腦保護以及術中出血的防治。
好在醫院有過多次成功的全心臟移植、心肺移植的經驗,手術很順利。移植後,8個血管都連線吻合得很好,術後的排異也有驚無險。
目前,李某身體狀況恢復得不錯。他說,術後他的體重增加了十多斤,現在已能夠走半小時。
意義
手術在世界上尚屬首例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某的這個手術在世界上屬於首例。陳鎖成介紹,為評價該手術的先進性,今年4月,他委託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檢索相關病例,5月4日,研究所反饋了一份《科技查新報告》,報告結論表明,“在檢索的國內外文獻範圍內,未見與陳鎖成等開展的課題研究內容相同的文獻報道。”
陳鎖成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打算就該手術寫一篇論文,在國際刊物上發表,目前文章的初稿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