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關節疼痛的病人,常以為患了風溼性關節炎,於是自行服用抗風溼的中西藥消除病痛,也有人喝藥酒來除“風溼”,但往往事與願違,服藥喝酒後疼痛反而加重。這是為什麼?原來關節炎中有一種痛風性關節炎,起因在於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引起血中尿酸增高,或者在關節中沉積導致關節損害繼而疼痛。由於一般人對它缺乏認識,甚至少數醫生警惕性也不高,以致長期誤診。
痛風常常引起急性關節疼痛,故稱之為痛風性關節炎,此病起病急驟,數小時內關節紅、腫、灼熱、疼痛,痛似刀割,夜晚尤其難以入眠,時間持續2~10天不等。第一蹠趾關節(即拇趾與足掌相連的關節)首當其衝,其次為踝、手、腕、膝、肘和足部其它關節,病情反覆無常。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婦女發病較多。平日喜歡飲酒,吃高嘌呤、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者易得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