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性休息
運動後,可採用運動的方式,透過轉換運動練習的方法,或做些放鬆動作,使機體獲得積極性休息以消除疲勞。
如運動後,先慢走200~300米或慢跑2~3分鐘後,躺在海綿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這樣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到心臟。切不可躺在有水氣的地上,避免受涼。
然後做5~10分鐘的伸展操,拉伸主要的肌肉群,如肩背部、腰腹部、上臂、大腿、小腿等,這些細節也屬於鍛鍊方法技巧。
溫水浴和區域性熱敷
運動後30~45分鐘內進行溫水浴,不僅可以清潔面板,使心情愉悅,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促進疲勞的消除。溫水浴的水溫應在32~45攝氏度之間,洗浴的時間在10~15分鐘。如果水溫過高或洗浴時間過長,則會過多消耗體力而加重疲勞。同時可在腿、臂等較疲勞的部位進行熱敷:將毛巾浸在水溫50攝氏度左右的水中,然後擰乾,將毛巾敷於腿、臂等肌肉部位,反覆幾次,持續時間10分鐘左右。
若連續幾天參加比賽,則溫水浴和熱敷的時間應比平時短些,以免過多消耗體力。
按摩
按摩是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肌肉疲勞的一種有效方法。自我按摩可用雙手揉、搓、按、壓和抖動腿部肌肉,還可用左手揉捏右臂肌肉,右手揉捏左臂肌肉,交替進行;也可請同伴幫助按摩背、頸或腿、臂等部位。
增加飲食營養
運動後多食鹼性食物如新鮮蔬菜、瓜果、豆製品、乳類和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的動物肝臟等。
這些食物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達到弱鹼性,從而消除疲勞。
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必不可少的過程。一般而言,一天睡眠時間不得少於7小時,這樣才不致影響體力。
合理安排運動量
這是及時消除疲勞的原則。運動後,如感到雖有些累,但吃飯和睡眠都較正常,這樣的運動量一般較合理。反之,則表明運動量過大,應在下次鍛鍊時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