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痛風現代人的“文明病”

avatar 通背若藍
2.8萬 熱度 A+ A-
據瞭解,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我國關節炎患者估計在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據專家介紹,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目前認為與年齡、性別、

據瞭解,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我國關節炎患者估計在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據專家介紹,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目前認為與年齡、性別、遺傳因素及種族有關,而肥胖、關節面的機械應力改變、關節畸形、損傷及代謝紊亂則是其發病的危險因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關節炎患者人群有年輕化的趨勢。而痛風作為關節病的一種,它的發病率與生活水平和飲食結構有密切關係。

■痛風已成為一種現代人的“文明病”

國慶期間,有位朋友晚上與家人一起吃飯時還談笑風生的,到了半夜就突然出現關節紅腫疼痛,右側大拇指關節劇烈疼痛,好像有千根針在扎肉似的,連被子也不能蓋。我知道這位朋友一直是血尿酸較高,以前也曾發作過兩次,似乎都與聚餐有關,,他通常吃上幾片止痛藥就好了,總以為不是什麼大事,經醫生診斷,他患的是痛風。

痛風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疾病,其發生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係。歷史上豪門貴族、生活富裕的人易發生痛風,故亦有“富貴病”之稱。以往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較低,飲食中的動物性食品較少,因而痛風的發病率很低,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痛風發病有關的食品主要是各種動物性食品在飲食結構中的比重逐漸增加,使原來少見的痛風的發病率與日俱增,在中老年人和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易誘發。目前,痛風已成為一種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及或尿酸排洩減少、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異質性疾病,發病急,緩解也快,有來去如風之稱。臨床主要特點是:高尿酸血癥,特徵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在關節滑液的白細胞內可找到尿酸鈉結晶,痛風石形成,嚴重者可導致關節活動障礙和畸形,腎尿酸結石或痛風的腎實質病變。

曾有人統計過,痛風的發病率在國外3%-5%,我國30歲以上的男性20%以上有尿酸過高的情況。而尿酸過高的患者5%-12%會發展為痛風。痛風發病年齡一般在30歲-70歲之間,以男性多佔95%,男女比例為20:1,是一種“重男輕女”性疾病,而且多見於腦力勞動者、偏愛吃肉者、貪酒者以及肥胖的人。

■飲食的控制與預防痛風發作有一定關係

第一,要節制飲食,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主要有:1.海產品,如沙丁魚、海鰻、蝦、蟹、牡蠣、乾貝以及魚皮等;2.動物內臟,如肝、腎、腸、心等;3.蔬菜方面:扁豆、紫菜乾、乾的香菇、菠菜等。根據我國、日本以及美國學者測試各種豆類的嘌呤含量,除幹黃豆外含量都不太高。所以豆類一般是可以吃的,除非的確它曾引起你的痛風發作。

第二,一定要禁酒,尤其是啤酒,是誘發痛風發作的重要原因,約佔60%。

第三,多喝水可以促進尿酸排洩及避免尿路結石。每日飲水量應在2000ml以上;第四,應維持正常標準體重,過於肥胖者減肥以每月減輕一公斤以內為宜,操之過急,易引起痛風發作。有些人聽到尿酸過高就嚴格限制飲食,因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有人則置之不理,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這都不是正確態度,惟有耐心調整及長期治療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除飲食控制外,藥物治療也非常重要,應在醫師指導下正確用藥,並定期到醫院複查。

(實習編輯:郭婷婷)

釋出於 2021-01-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