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散了還能吃嗎
散黃蛋是由於某種原因引起蛋黃膜破裂,蛋黃與蛋清混雜在一起而形成的。蛋黃散了的雞蛋能否食用,需要根據引起散黃的原因來判斷。
蛋黃為什麼會散
外力作用
雞蛋在包裝、運輸、儲存過程中,由於受到強烈震盪而散黃,選種雞蛋的蛋白質沒有變性,完全可以食用。
受潮
雞蛋存放過久或受熱受潮時,蛋清會變稀,水分逐漸滲入蛋黃,使蛋黃體積膨大,當超過蛋黃膜彈性限度時,蛋黃膜就會破裂。照蛋時可見強黃不完整或散如雲狀,黃白混雜,但無異味,亦可食用。
細菌汙染
由於細菌或黴菌經氣孔侵入蛋體,破壞了蛋黃膜的蛋白質結構,造成散黃,這種蛋也叫瀉黃蛋。因為蛋清中含有溶菌酶,它能阻止細菌或黴菌在蛋體內的繁殖。所以不太嚴重的散黃蛋,開啟蛋後無異味,這種蛋經油煎等高溫處理,還是可以吃的。
而如果照蛋時蛋內透光性差,呈均勻的灰黃色或暗紅色。開啟蛋殼後見黃白變稀、混濁,有不良氣味。這種蛋就不能再吃了。
怎麼挑選雞蛋
新鮮的雞蛋,蛋殼比較毛糙,殼上附有一層霜狀粉末,且色澤鮮明。鮮雞蛋拿在手上有分量,晃動時沒有聲響。用手指甲輕敲蛋殼,發聲堅實。聞雞蛋無異味。將雞蛋放在日光下照射,蛋清濃厚、清亮,包於蛋黃周圍。
溫馨小貼士
在烹飪雞蛋時,建議先從外觀檢查雞蛋質量是否良好,或打入碗中檢視後再下鍋。以免打入變質的散黃蛋,影響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