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如何治療
【治療】1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腮腺
配穴:耳尖
(二)預防法
預防者的耳尖穴用細三梭針點剌出血1~2滴,然後將王不留行子貼壓於腮腺穴上,每日自行按壓2次,每次50下。3~4日換貼1次,7日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本法預防2000例,結果預防效果為100%。
2體針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少商、合谷。
配穴:列缺、豐隆、解溪、聽會。
(二)治法
主穴為主,效不明顯時酌加配穴。少商以三稜針點刺出血,餘穴採用疾徐手法(快速進針至一定深度得氣,慢慢提插捻轉分層退針),刺激宜強,反覆運針數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側)的針感向病所放散,然後留針30~60分鐘,其間行針2~3次。每日針1次,重者2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2153例,均獲痊癒[2,3]。
3體針加敷貼
(一)取穴
主穴:合谷、翳風、角孫。
配穴:頰車、曲池。
(二)治法
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據症情酌加。先刺患側(或嚴重一側)穴,再刺對側;先刺手部穴位,再刺頭面部。快速進針,迅速捻轉結合小提插運針十餘下,強刺激不留針。針後,於患部貼敷搗爛成泥狀的鮮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覆襯以油紙或塑膠薄膜之敷料,並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敷1~4次。
(三)療效評價
治療296例,均在1~7天內痊癒[4,5]。
4電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孫、少商。
配穴:曲池、內關。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垂後下方,即腫大的腮腺上緣(下同)。
(二)治法
僅取主穴,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先針阿是穴:由腫大腮腺上緣,針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約1~1.5寸;繼針合谷(患側),得氣後,兩穴接通G6805電針儀,連續波,頻率為100~120次/分鐘,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留針10~15分鐘。取針後,雙側少商用三稜針刺血,每穴3~5滴。角孫強刺激不留針,曲池、內關與之同。每日1次,重者2次。
(三)療效評價
350例,全部治癒;95%患兒在3天內治癒[6]。
5面板針
(一)取穴
主穴:手三里、溫溜。
配穴:頸椎1~5、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指手陽明經線手三里至溫溜段,用七星針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經叩剌3~5遍。療效不顯者可在頸椎1~5兩側皮區各連續叩打3行,在腮腺區域性腫脹處環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鐘。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100例,均在5次內恢復,多於1~2次痊癒[7]。
6穴位鐳射照射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外關、合谷。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氦-氖鐳射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1.5毫瓦,每穴照射3分鐘。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治療100例,總有效率98%,以發病後1~2天接受穴位鐳射照射治療效果較好[8]。
7耳針
(一)取穴
主穴:屏尖、面頰。
配穴:腎上腺、胃、胰膽、對屏尖。
(二)治法
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顯可酌加1~2個配穴。屏尖穴針法,常規消毒後,以左手拇、食指挾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緣,右手持30號1寸長不鏽鋼毫針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內側面板為度,捻轉得氣後急速出針。餘穴採用捻入法進針,留針60~120分鐘,每30分鐘運針1次,反覆運針2次後起針。每次取一側耳穴,兩耳交替,每日1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三)療效評價
共治1160例,總有效率為97.4~100%。透過對照發現.耳針治療優於常規藥物治療[9,10]。
8拔罐
(一)取穴
主穴:身柱、阿是穴。
(二)治法
共有二種拔罐法,宜任選一種。一為刺絡拔罐之法,先令患兒取正坐位,以1~1.5寸30號毫針刺入阿是穴,深約0.8~1寸,得氣後用捻轉瀉法,行針半分鐘後即取針,用消毒棉球輕壓不使流血。接著囑患兒伏臥,在身柱穴常規消毒後,用小三稜針點刺,一點即出,隨之以雙拇指擠壓針孔,出血一滴。根據年齡大小,選擇合適口徑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黴素瓶蓋,倒置於穴上,上放一個浸有95%酒精的半乾棉球,點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留罐7~10分鐘(以區域性面板紅潤為度)。隔日治療一次,不計療程。
另一為水罐法:令患兒正坐。在小型抽吸罐內裝上半瓶左右溫水,口朝上,倒扣於阿是穴。接緊罐具,囑患兒緩慢仰臥,使罐具恢復口朝下的位置、然後將裝上4或5號針頭的注射器,插入罐內,抽去空氣,使罐具吸附穴區,令溫水充分接觸面板。如患兒區域性腫脹面積較大,可同時吸拔2~3個。留罐約15分鐘左右。取罐時,以注射器將空氣推入罐內,罐口朝上取下。每日吸拔1~2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85例,其中刺絡拔罐78例,獲效滿意;水罐207例,治癒率在95%以上,多在5~7天內獲愈[11,12]。
9燈火灸
(一)取穴
主穴:角孫。
配穴:耳尖(耳穴)、列缺。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效不顯時改取配穴,每次僅取一穴。一側患病點灸患側穴,雙側者灸兩側。以燈芯草1根,一端蘸以菜油,點燃後,對準穴位,迅速點灸。以發出清脆的“叭”的一聲即可。注意燈芯蘸油時不可過多,以免燃燒時,油滴下燙傷;點燃時燈芯與面板不能接觸太緊,防止灼傷皮表。施灸後穴位處可見一綠豆大的白泡,囑患者勿抓破,白泡可自行消退。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730例,結果,治癒647例(治療2~5日內),無效83例,總有效率為88.4%[13~15]。
10刺血
(一)取穴
主穴:少商、關衝、少澤。
配穴:大敦、合谷、關元、大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據症而取,頭痛加合谷,發熱不退加大椎,併發睪丸炎加關元、大敦。取準穴後,用消毒三稜針(或28號0.5寸毫針)在主穴上點刺,並擠壓出血3~6滴。雙側腫大取雙側,單側腫大取一側。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點刺,合谷、關元以28~30號毫針刺,得氣後施瀉法或平補平瀉不留針。輕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對5日以上腮部腫脹不消者,外敷錫類散膏,淋巴結腫大者外貼紫金錠膏,具體方法為:將錫類散或紫金錠0.1~0.2克,倒在3~5釐米見方的膠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勻塗於膠布中央,貼於患處,隔日1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10例,結果痊癒50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8.8%。多數患兒在針刺2小時後熱退,開始消腫,均在1~5日之內獲愈[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