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立冬後怎麼養生 立冬養生原則

avatar 天池初南
2.5萬 熱度 A+ A-
立冬養生在飲食方面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其他還有很多立冬養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立冬後養生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立冬養生的方法

宜早睡晚起飲食偏溫

立冬後太陽昇起較晚,落下偏早,因此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立冬後是感冒高發季節,老年人常因此引發老慢支、肺心病、心衰等疾病,尤其是對於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而早睡晚起可避免寒氣侵襲,預防感冒。

飲食方面要以溫補養陰為主,多食黑色食物,不宜吃生冷食物,以免陽氣受損。另外,要多喝熱水,如生薑紅糖水。特別是脾胃不好,容易胃著涼、大便稀、肚子痛的人,喝點薑湯是不錯的選擇。飲食養生還需根據不同的體質而有所區別,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吃些溫性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桂圓等;陰虛體質的人,中醫認為酸甘化陰,苦能清熱,可以吃些酸苦食物,如山楂、酸梨和飲用苦丁茶、菊花茶等,同時,還可以進補性味鹹寒的動物性食品,如甲魚、海參、烤鴨、烏雞等。對於所有人,冬天可以吃蘿蔔,老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之說,因為蘿蔔是辣味涼性食物,既通氣又能排便順暢,對身體有益。

注意科學進補

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季節,尤其是要多補一補我們的腎。說到進補,很多朋友會選擇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雞鴨等等。但是,請朋友們注意,這些高熱量的肉類並非適合所有人,這些食物比較適合於年輕力壯的青年和成長中的兒童,對於老年人就不太適合了。老年人如果過量的食用上述食物,很容易導致上火、燥熱等症狀。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科學進補。對於不同體質的人,應該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補。比如,氣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氣,可以多吃紅棗和山藥等食物。而陰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陰,可以多吃銀耳、梨等食物。那麼,陽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陽了,可以多吃一些羊肉、狗肉等食物。

不同人群養生有別

立冬後到春節前對於老年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時期:

老年人很多患有慢性病,有些慢性病在冬天容易加重,原因是冬天天冷常引起感冒,而感冒會加重慢性病病情,所以這個時期老年人的死亡率較高。

老人陽氣和陰氣皆虛,“冷”是一個致病因素,冷容易傷陽氣,心臟易出問題。

冬天萬物凋零、景色蕭條,老人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情緒容易低落,易患老年抑鬱。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好心情可以透過外出活動、聽戲曲、看書等方式來實現。

冬季屬陰性,女性也屬陰性,女性在這一時期更應該注意保養,特別是更年期女性和老年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陽氣偏盛,常出現出汗、臉紅等熱症,出現這類症狀應到醫院辨明症型,及時調理。而老年男性則正好相反,常感到怕冷,而且後背與手腳易受涼,因此要注意手足後背的保暖。此外,兒童冬季易患流感、發燒等症,應注意防範。

注意多喝水

多喝水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冬季,在這個乾燥的季節中,多喝水尤為重要。我們雖然在冬天出汗比較少,但是每天透過我們的面板毛孔也會蒸發掉大量的水分,因此,為了保證我們正常的身體機能,為了保護我們的身體,我們應該注意多喝水。

注意鍛鍊身體

很多朋友忍受不了冬天的寒冷,所以選擇了放棄鍛鍊身體,其實,我們在冬天適當的鍛鍊一下身體是十分有必要的。鍛鍊身體可以幫助我們強身健體,有效地抵抗疾病。冬天十分寒冷,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運動幅度較小,但消耗熱量較多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運動。冬天運動的強度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而且一定要注意,運動前做好充分的熱身。

立冬滋補湯水

黨參黃芪燉雞湯

主料:母雞1只,黨參50克,黃芪50克,

輔料:紅棗10克,薑片,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

做法:

1、將母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洗淨;將紅棗洗淨、去核;將黨參、黃芪用清水洗淨、切段。

2、將雞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放入黨參,黃芪、紅棗、料酒、精鹽、味精、薑片,放入籠內蒸至雞肉熟爛入味,取出即成。

滋補老鴨湯

主料:淨老土鴨2500克

調料:枸杞,冬瓜,蘿蔔,海帶,鹽5克,胡椒粉3克,黃酒2克,蔥白5克,薑片2.5克,味精1克做法:

1、將鴨宰殺治淨,切成3釐米寬,5釐米長的塊,去掉汙染,薑切片備用。

2、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炒5分鐘至金黃色,香氣撲鼻時,加料酒。

3、砂罐至微火上,一次放卟清水3500克,清燉3小時後,加味精即成。

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三顆,雞半隻,枸杞,姜,鹽,料酒,火腿幾片

做法:

1、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乾淨。

2、雞放到沸騰的鍋裡焯水,加兩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乾淨3、雞切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最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

立冬養生原則

冬補:以溫補為原則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矗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應以溫補為原則。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冬養:以養藏為原則

中醫認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雹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人體將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藏,立冬養生應該溫補養陽。專家提醒,立冬後做好冬季養生重點在於養腎。

中醫理論中季節與五臟對應,立冬在五臟中對應腎,而體之陰陽根之於腎,因此冬季攝生的重點是調攝腎之陰陽。"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季養生重在養腎,可以多吃些養腎的食物。

立冬後,往往是蔬菜的淡季,除了時蔬外,可適當吃些薯類,而一些青菜、白蘿蔔、胡蘿蔔、豆芽等可合理搭配,要注意食物多樣、營養均衡。專家提醒,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而且冬令進補時,要讓胃腸有個適應過程,不要一開始就猛補,不僅進補效果不大,反而容易傷脾胃,這就是適得其反。

釋出於 2021-06-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