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讀者劉女士問:我已經孕30周了,產檢一切正常,想自己生。可是聽說自然分娩都要側切,有些恐懼。請問為何要側切?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彭澎博士解答:側切的全稱是“會陰側切”,指的是在分娩的時候,醫生主動在產婦的會陰部位用特殊的剪刀剪開一個口子,等分娩結束後又重新縫上這樣一個過程。側切的目的是擴大會陰出口的面積,增加會陰出口的彈性。幾千年的產科實踐發現,絕大多數產婦(特別是初產婦)分娩時或多或少會有會陰的撕裂和損傷。這種自然的傷口不規則,深淺不一,因此修復起來比較困難。所以,與其讓會陰自然地撕開一個不規整的傷口,還不如人工地剪開一個整齊的切口,這樣產後縫合起來比較方便,傷口也容易長好。此外,側切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母體和胎兒損傷的機率。
產婦是否需要側切以及切多大取決於多種因素。經產婦往往會陰條件比較好,所以正常大小的胎兒一般不側切;對於初產婦而言,一般都需要側切。
很多準媽媽害怕側切,是擔心切開很疼。事實上,側切前都要區域性麻醉,而且是在宮縮最強烈的時候做的,這時候宮縮的疼痛常常讓孕婦已經感覺不到側切了。
不過,側切儘管是個小手術,畢竟也是一種損傷,存在傷口感染、癒合不良、裂開等風險,另外可能成為若干年後盆底功能障礙(如、、陰道膨出等)的一個因素。因此,醫生需要權衡利弊,產婦和家屬也需要和醫生充分溝通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