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動症”這種病症來說,許許多多的家長朋友們會認為這種病症表現在多動以及淘氣,可是不然,這隻能說明大家對於多動症這種症狀還不是很瞭解,對於多動症我們要做好深入的瞭解,這對孩子的未來是很有幫助的,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多動症的常見症狀吧!
正確認識多動症的常見症狀
多動症患兒不一定“多動”
多動症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多動衝動型、注意力缺陷型和混合型。這三種類型中,多動衝動型患兒以多動為最典型的症狀;混合型則是最常見的型別,混合型患兒表現為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同時存在;而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注意力缺陷型,尤其是那些不“多動”的注意力缺陷型女孩,她們平時看上去挺安靜,但是這僅僅是假象,由於多動症這種疾病的存在,她們多表現為注意力永續性存在問題,上課常走神、發呆,做作業時也不能集中精神,常常拖拖拉拉,甚至要父母陪伴才能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比較容易出現波動,父母盯得緊一點成績就上去了,一旦放鬆成績就下去了。做事缺乏計劃性,不能彈性處理人際關係,慢慢變得內向、孤僻。
淘氣不等同於多動症
由於淘氣的孩子活潑、喜動,有些家長便懷疑得了多動症,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淘氣與醫學上所說的兒童多動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兒童的頑皮現象,後者則屬異常的行為障礙。從醫學角度看,兒童的生理特點是:身體和心理發育都很迅速,但還不成熟,所以他們幼稚、天真活潑、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對外界的一切事物他們倍感新鮮,總想親自摸一摸,動一動,“實踐”一番,又因兒童的神經系統功能以皮質下中樞活動佔優勢,大腦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們表現活躍,卻不穩定,易激惹,不聽話,也不像成人那樣坐得住,因此孩子貪玩、喜動、淘氣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的正常現象。如果比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動,象個“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現象了。
多動症患者存在普遍衝動性
多動症兒童的行動多先於思維,即他們不經考慮就行動,這就是衝動性多動症的表現。多動症患者會在教室內突然喊吵,離座奔跑、搶同學東西或襲擊別人等。在集體遊戲時,他們難以等待。這三個主要多動症的表現在臨床特徵常引起一系列繼發性後果,如學習困難,成績不良常不及格或留級,大多數多動症患兒情緒低沉、有自卑心理,有逃學、說謊、鬥毆、偷竊等品行問題。
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並不絕對
兒童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絕對的,它主要是指其主動注意力減弱而被動注意力增強。上課時需要注意力集中時,他往往心不在焉,不專心聽講,而窗外的鳥叫、蟬鳴聲對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能使他轉眼向窗外。做作業寫寫停停,非常拖拉,看電影、電視很難堅持到最後,可是對他感興趣的事,也可以注意力集中一段時間。有的孩子上課時外表看來很安靜,但老師講課內容聽不進去,思想開小差,考慮下課或放學後的活動內容。
以上幾點內容是關於多動症最常見的病症表現,專家特別為家長朋友們做了詳細的介紹,為了讓更多孩子的未來沒有遺憾,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快快行動起來吧!最後專家提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多加關注,這對孩子的未來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