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性心理障礙的發病病因是什麼?

avatar 訪天來了
2.4萬 熱度 A+ A-
健康導讀:性心理障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性變態,它並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它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有問必答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

健康導讀:性心理障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性變態,它並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它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有問必答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

19世紀早期學者通常把性變態看成是一種先天性異常。人們往往假設性變態具有生物學基礎。但是經歷較長時期研究,雖有若干有意義的研究結果,迄今對生物學原因不能得到大家公認的確切證明和結論。目前多數學者普遍認為性變態是通過後天經驗獲得的。多年來在理論探討上以精神分析、精神動力學派理論和行為主義學派理論影響較大。

幾十年的治療實踐和理論檢驗證明,2種學派理論觀點雖對少數病案例可以說明解釋,並在治療上有積極作用,但任何一個學派理論都不能信服地解釋和治療多數患者。精神分析理論所強調的戀母情結等論點,主要來源於假設Gelder,1983;Bluglass,1990,並非基於多數病例實踐的基礎。故近來精神動力學家已經不再強調戀母情結,轉而強調自我心理防禦機制解釋說明性變態Abel,1984。行為主義理論主要是將具有某種共同點的特殊療法集合,並非是一種嚴格地完整統一的理論模式。雖然精神動力學理論和行為主義理論模式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明顯不同,但是近年來對性變態的發生,保持和持久化發展的理論探討,兩派出現彼此接近或一致的論點。目前,有些學者如Jon Weger1980、Gene Abel1989等提出了整合的理論模式,主張將各種理論加以整合,強調社會文化、家庭環境、個體社會化等多方面因素。現將當前對病因探討的主要論點分析如下:

1.生物學因素探討

1胎兒發育:有人認為Y染色體降低了男性胎兒的生長速度,使得基因組的資訊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翻譯,提示出生時男性胎兒不如女性胎兒成熟。這使得男性對大量的致病因素顯得更敏感、更脆弱。男性性心理障礙多見可能與這一因素有關。Ehrhardt1968,Hawpson1960在實驗動物獼猴中發現不滿1個月的雌性獼猴胎兒血中雄激素 androgen可使胎兒雄性化,如果此時缺乏雄激素則有產生雌性化表現型female phenotype的趨勢。但是這一假說在人類胎兒激素上並未能證實。

2腦發育因素:人的大腦和性器官的性分化具有自發的向女性化發展的傾向,當男性胎兒睪丸分泌大量睪酮後才能誘導大腦和性器官的性分化向男性發展。因此男性性分化過程較女性困難,發生問題的機會相應升高。有人還提出性變態患者血漿睪酮睪丸酮,testosterone異常,但也未能為以後驗證得以證明。

3腦結構功能受損:學者們注意到顳葉可致戀物癖Epstein,1961、異性裝扮癖Daries,1960、性施虐癖Hucker,1988、戀屍癖Smith等,1978,但都不能在多數病例上加以證實。在酒精中毒時可發現露陰癖Ellis,1956;Arieff,1942,戀屍癖Bracenc,1978。在顱腦外傷後產生露陰癖。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老年性精神病伴發性變態行為的報道都有發現。Roser和 Resnick1988報道戀屍癖伴發於精神分裂症和酒精中毒的佔11%。

2.心理社會因素

1精神分析、精神動力學理論:這種理論觀點把性變態看作是正常發育過程中異性戀發展遭受失敗的結果,可能與兒童早期遭受某些心理應激有關,通常是男性,包括戀母情結時的閹割焦慮和分離焦慮。兒童期未能解決的閹割焦慮或分離焦慮,在無意識中持續發生作用,當患者由於當前環境觸發因素作用下,解決現實兩性問題發生挫折或困難,為了緩解此種焦慮、心理衝突獲得心理的安寧,應用心理防禦機制,導致退行到兒童早期幼稚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的狀態,異性戀發展受挫,使得性的生殖功能不能整合為一種成熟的發展方式,即性衝動被固著於不成熟的性心理、行為模式。嬰幼兒3~5歲這一年齡階段男孩具有戀母情結,對異性雙親具有依戀感情,對同性雙親具有排斥傾向。這一階段正常的性心理發展,在於消除孩子對異性雙親的依戀關係,發展對同性雙親的認同。如果此時不能順利地實現此種戀母情結的轉變,而仍過分依戀異性雙親,在以後建立異性戀的成熟兩性關係時,便會產生困難或阻礙。一般同性戀就被認為是男童未滿足與同性雙親認同的一種表現,來源於未解決的陰

性戀母情結。露陰癖被認為是對閹割焦慮的一種逆向反應。近年研究有一種趨向是把戀母情結時的閹割焦慮、衝突的泛性論觀點做了某些修正,不少學者認為兒童期閹割焦慮可導致攻擊性,如懲罰、軀體損害等。把閹割焦慮、戀母情結、衝突看成是神經症、性功能、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分離焦慮是多數學者極為重視、普遍承認的兒童早期重大威脅根源,如母愛剝奪、遭受遺棄,與母親分離,處罰等,均被認為是攻擊性的心理機制。Stoller在1945年就提出性變態行為中,攻擊行為方式如性施虐癖的攻擊性和患者的對異性的仇恨心,被普遍認為是兒童早期受到處罰或遭受恥辱的體驗反應,這點在該病病因、發病的心理機制上有重要意義。法國著名的精神動力學派專家納什特提出,性受虐癖產生的原因,可追溯到未滿10個月嬰兒時期,由於不具備外化條件,從而轉向人身攻擊。他認為為了擺脫罪惡感而進行自我懲罰,是一些心因性疾病如神經症的較多見的原因。近年不少學者認為性變態表現是服務於對女性特質認同,以及對抗女性認同的一種表現。例如異性裝扮癖就是認同的一種典型表現。露陰癖則是對抗女性特質的一種表現。透過露陰行為來顯示本人並非女性。而證明本人在實際上未被閹割。這類患者平時生活中缺少男子氣概、風度,內向、膽怯,不具備男性氣質。他們無意識的焦慮,潛在的內心衝突產生緊張、焦慮,因此透過壓抑作用減輕焦慮,即從一種象徵方式露陰行為表現了出來。患者的露陰行為似乎在說:“看!在這裡證明我確確實實是個男子漢!”Gelhard,1965。應用置換作用displacement解釋戀物癖發病機制者,認為性衝動透過置換作用轉移到不適應客體上如異性所有物上。眷戀物總具有象徵意義,象徵的作用在於用間接方式表現或代表一種直接而隱晦的動力,“象徵在於消除心理上的抑制使想表現又無法表現的概念得以自由表現出來”Ernest Jones。性愛象徵範圍很廣,甚至分泌物、排洩物體臭、糞便、尿等都可形成眷戀物如遺矢癖coprolagia、溲溺癖 urolagnia。有的學者認為性施虐癖是把本人對異性的恨和愛的模稜感情轉移到愛人的結果。精神動力學派的理論對了解性心理發展時期階段狀況提出了重要見解,是有價值的,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精神分析理論觀點歸於強調個體發育早期範圍內的經驗在性偏離行為的作用,應該承認兒童的自我、心理基礎只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出發點,僅僅以兒童期經驗解釋成年後的成熟人格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心理在社會化過程如何發展變化,以什麼形式和如何保留在成年人的心理和行為中至今尚待探討。

2行為主義學派理論:蘇聯在1957年就應用條件反射理論解釋戀物癖,提出多數性變態是性興奮偶與無關刺激物,透過條件化機制結合在一起形成性變態行為。Rachman1966在一位男性志願實驗者面前反覆顯現一種女靴的圖片,緊接著顯現一種易於引起性興奮的婦女圖片,配對重複數次以後,只出現女靴影象也產生了性興奮。這一實驗提示和證明了戀物癖的條件化形成機制。Carlisle和Young1965提出了形成鞏固的病理條件聯絡的原因。他們指出偶然聯絡在手淫和性想象的不斷出現乃得以形成強有力的強化,從而牢固地形成病理性聯絡。以後DR.Evans1968的病例研究證明性變態患者中有79%具有偏離性想象,並對帶有明顯性想象露陰癖的厭惡性條件化治療較沒有性想象的對照組需要更多場次的治療約較對照組多6倍才能達到同樣效應。並表明性想象和伴有手淫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差。許多學者及治療家證實和支援上述意見Marks,1974;Maletzky 和 Glel,1970;Clang,1970等。

3整合理論模式:近年J.Meyer、G.Abel等倡導和發展了整合理論模式,認為因素可能是早期生活中的首次性經驗,也可能是對別人性偏離行為的模擬,也可能來自兒童早期的性虐待。由於性問題往往在家庭和社會中是不能討論的,所以兒童的性偏離行為不能及時與別人討論、得到糾正,或與別人分擔痛苦、得到幫助。如果相反存在負性認知評價常常是不良的性渴求、性想象等反覆發生、持續很長時間之後,還可產生內心衝突將產生焦慮,還可能導致某種性心理障礙。在社會化過程中,良好的家教可引導孩子學會社會期待行為,反之管教失當可能誘發非社會化行為。性變態興趣,想象,一般都開始於兒童早期階段。由於性問題一向在家庭和社會中往往是不准許討論的,所以兒童的性偏離行為就不能及時與別人討論,得不到及時幫助、糾正或與別人分擔痛苦。往往是不良的性渴求、想象等反覆發生持續很長時間以後,才逐漸被覺察。由於反覆持久發展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沉痾”很難以很好糾正。Abel還指出開始時可有罪惡感,但由於不斷性活動的快感強化,即可逐漸改變原有的正確認知和信念,而認為偏離性行為是合情合理的,或認為受害者很可能是同意的或歡迎的。

3.病因、發病因素探討 由於成因複雜,現僅就主要是心理-社會因素方面,由實際病案例出發概括較多見因素如下。

1正常的異性戀適應遭受阻撓、挫折:

①較多見的是遭受戀愛挫折,如失戀、單戀,在交異性朋友時痛遭或屢遭失敗、挫折。

②與配偶或異性相互關係尤其是性關係困難、不滿意、不融洽等。許多性變態患者對妻子缺乏或沒有滿意的相互關係,常見的是患者在性生活上表現缺乏熱情、興趣、被動性很明顯,有的甚至採取迴避或厭倦或恐懼態度。多數患者是性功能障礙患者陽痿、早洩很多見。有的是與妻子的任何親密接觸上都感到極大的不舒服Suaith,1990。有的患者是在與婦女的相互關係上長時間缺乏能力,感到困難。有的害怕與婦女交往。多數學者看到患者在正常異性戀已經受到抑制的時候產生性變態。有一些患者可以追查到對異性戀存在厭惡經驗。夫妻間不和睦、妻子患較重軀體疾病,性生活不滿意等都可以導致性偏離行為後果。

2存在重大的負性生活事件:在國外文獻和國內案例都曾報道,如商業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失敗、雙親的不良待遇、家庭壓力、工作上的失敗、分配住房上遭受挫折、人際關係的失敗等所致沮喪、焦慮等。

3兒童和少年早期受到家庭環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與影響。兒童早期的不良性刺激或經驗,包括性刺激、性興奮經驗,如雙親與異性子女同睡、同浴。父母的不檢點性行為,形成對兒童的性刺激、性誘惑。兒童、少年遭受成年人的猥褻、雞姦、強姦,過早頻繁手淫習慣等構成性創傷經驗,性挫折;畸形雙親家庭,即一個專橫跋扈的母親和一個軟弱無能的父親。

4社會不良性文化的作用:淫穢、色情物品不僅對觀看者可產生原發性的損害,如保持強烈的性興奮和持續手淫等,還產生繼發性的損害如對性問題的認識、態度、產生特殊效應,如改變對女性的認識、態度上產生消極反應、增加對女性的攻擊性。應用淫穢物品時間越長,性變態持續時間也越長Abel 1981,淫穢物品應用還促進重複性犯罪。Marshall1988,Caster1985的對照組研究報告都指出強姦犯、作弄兒童的性犯罪者多數人較對照的正常無性犯罪青年人明顯多用淫穢物品。

5個性因素:兒童少年早期即有特殊性興趣、性偏好、性偏見等,如幼年時即開始對異性萌發特殊的興趣,偏好,如特別喜好衣著愛好,即有異性特有的興趣、或性偏見,如熱愛同性,但對異性直到青春期沒有性吸引力甚至厭煩。如存在對性的卑劣感,罪惡感,恐懼感,把性視為不潔之物的偏見,對性施虐癖的偏見等。國內外多數學者認為任何性變態患者多數人具有突出性格特徵,我們看到的國內病案例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結論,即某種性格特徵突出的人,更易於產生性變態。多數表現為內向的,怕羞的,安靜少動,不喜交往的人或者還是孤僻的,性格較溫和,和具有女性氣質的,他們缺乏與別人的交往能力,相當數量的男性患者對女性懷有偏見,如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對女性產生偏見,激起強烈的恨和報復心。但此研究尚不充分,尚不能做出更具體確切結論有待深入探討。

有問必答網小編認為性心理障礙與兒童時期的社會環境、家庭因素是息息相關的,治療的關鍵是患者要有迫切接受治療的願望,並且願意緊密地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所以,防範性變態,防重於治。

釋出於 2021-01-0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