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養生新說:飯後到底該不該百步走?

avatar 璃沙豔花
2萬 熱度 A+ A-
有很多次,一些熱愛養生的人們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我從小聽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是最近看養生節目,有中醫說,飯後根本不能走啊,要躺下休息,而且還不能睡著,這樣才能有利於消化吸收呢!甚至還有很多網站文章,把飯後百步走都當成了“養生禁忌”,好像所有人飯後都需要躺下“養胃”,連走動都不行。

飯後到底該不該百步走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難有標準答案。這是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養生建議是不一樣的。沒有一概而論、一刀切的絕對禁忌。

對於嚴重消化不良,身體特別虛弱的人,即便吃一餐正常的飯菜,也感覺消化系統比較疲勞,胃堵,胃脹。我們千萬不要小看消化吸收這件事情,對體弱者而言,它還是有點累人的。柔軟的胃腸平滑肌,要千百次地收縮、蠕動,胃、胰腺和小腸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這可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也是要消耗能量的事情。所以在飯後,消化系統的供血量會大幅度增加。

體弱者的消化系統,就好比是一個生產能力很差的工廠,人力物力都不足,突然來了很多原料要加工,自然就感覺不堪重負。比如說,那些胃下垂的人,餐後的胃重量增大,就更容易感覺不適。所以,飯後躺下休息一會兒,能夠讓他們集中精力用於消化吸收工作。這時候,如果再讓這些體弱消化不良者去走長路,身體就要再分一部分能量用於移動身體,消化系統的血液供應減少,本來下垂的胃更加疲勞,有可能會不利於消化吸收功能。

但是,消化能力基本正常的人,就沒必要遵循這個禁忌了。因為,僅僅是飯後散步,活動強度還非常小,耗費的體力和血液供應也不多,並不至於影響到消化功能。相反,很多人會感覺,飯後散散步,血液迴圈改善,吸入的氧氣增加,胃腸甚至更加舒服。所以,只要不是劇烈運動,飯後心情輕鬆的散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有利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糖尿病人和減肥者,他們非常需要在餐後及時活動。有研究比較證明,和飯後靜坐30分鐘相比,餐後馬上進行散步等輕微活動的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控制程度更好。也就是說,如果餐後馬上進行活動,肌肉的活動會及時消耗一部分血糖,使餐後血糖及時得到利用,上升幅度比不活動時較小。同時,對正常人來說,餐後血糖上升減少、餐後胰島素水平下降,能減少血脂上升幅度,也有利於減少脂肪合成,從而幫助控制體重。

我經常推薦朋友們,除了日常健身之外,餐後要馬上起來做家務活動,或者出門散步,作為預防發胖的重要措施,很多人都告訴我,確實是有效的防肥措施。當然,這裡說的活動,只是一些擦桌子刷碗、收拾屋子、打掃衛生、照顧花草、散步之類的輕鬆活動,並不是跑步、跳繩之類的較高強度運動,不必擔心有妨礙消化和引起胃腸痙攣之類的不良後果。遵循這個建議的意外收穫,是家庭氣氛更加和諧了。有男士告訴我,太太聽了我的建議之後,每天餐後洗鍋刷碗不再勞動老公,收拾屋子也再無怨言,甚至是一邊哼著歌曲一邊工作,讓男士大感意外,受寵若驚,覺得太太格外溫柔勤快。當然,看到太太的腰線逐漸顯現,先生的心情也非常愉快。

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對某些疾病患者、年老者和體弱者的忠告,不應該成為所有人的禁忌。我看到有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遵循“起床要分三步走,不能直接下床,要先躺1分鐘、靠1分鐘、坐1分鐘再起身下床...”“上樓傷膝蓋,要坐電梯;慢跑傷膝蓋,只能走路”之類的老年養生忠告。我很想問問,是不是軍營裡的戰士們也要遵循這種起床法則和走路法則呢?至少我一直到現在為止,只要睡眠充足精神飽滿,起床時都是一躍而起的;上樓也都是兩個臺階那樣爬上去的。

人還沒有老呢,就把自己當老人;身體還很正常,就把自己當弱者。這種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恐怕結果不是把身體養得更好,而是用進廢退,提前衰老。

溫馨小貼士

相比走路而言,餐後馬上做腦力工作的習慣更有可能影響消化。大腦的活動會影響人對飢飽的感覺,而且分流血液供應;壓力和應激更是能直接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對本來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有可能會不堪重負。一位女士告訴我,她平素腸胃特別虛弱,餐後散散步還不妨礙,但只要有人馬上來和她談工作,就覺得影響消化;特別是談到一些壓力很大的專案,立刻就感覺胃裡發堵。緊張、憤怒、憂慮之類情緒,更是非常有害消化功能的,所謂“添堵”這個詞彙,正是形容吃飯時或剛吃完飯時,感受到不良情緒之後的感受……

所以,與其擔心輕鬆的散步影響消化,不如在進餐前後都保持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飯後半小時以後再開始集中精力的工作。實在拿不準各種說法的時候,不如認真傾聽身體的聲音,讓自己的身體感覺做主。

釋出於 2022-02-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