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對於產婦朋友們出現了產後出血這個疾病的發生大家都不是特別的陌生了,此病給她們帶來很大的痛苦和傷害,那麼關於後期產後出血的病因及臨床表現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相關內容介紹吧:
1.胎盤、胎膜殘留 多發生於產後l0日左右,粘附在宮腔內的殘留胎盤組織發生變性、壞死、機化,形成胎盤息肉,當壞死組織脫落時,暴露基底部血管,引起大量出血。臨床表現為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以後反覆出血或突然大量流血。檢查發現子宮復舊不全,宮口鬆弛,有時可觸及殘留組織。
2.蛻膜殘留 蛻膜多在產後一週內脫落,並隨惡露排出。若蛻膜剝離不全長時間殘留,也可影響子宮復舊,繼發子宮內膜炎症,引起晚期產後出血。臨床表現與胎盤殘留不易鑑別,宮腔刮出物病理檢查可見壞死蛻膜,混以纖維素、玻璃樣變的蛻膜細胞和紅細胞,但不見絨毛。
3.子宮胎盤附著面感染或復舊不全 子宮胎盤附著面血管在分娩後即有血栓形成.繼而血栓機化,出現玻璃樣變,血管上皮增厚.管腔變窄、堵塞。胎盤附著部邊緣有內膜向內生長.底蛻膜深層的殘留腺體和內膜亦重新生長,使子宮內膜得以修復,此過程需6—8周.若胎盤附著面感染、復舊不全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2周左右.表現為突然大量陰道流血,檢查發現子宮大面軟,宮口鬆弛,陰道及宮口有血塊堵塞。
4.剖宮產術後子宮傷口裂開 多見於子宮下段刮宮產橫切口兩側端。近年廣泛開展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橫切口裂開引起大出血的報道已不罕見.應引起重視。引起切口癒合不良造成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1子宮下段橫切口兩端叨斷子宮動脈向下斜行分支,造成區域性供血不足。術中止血不良,形成區域性血腫或局合感染組織壞死.致使切口不癒合.
2橫切口選擇過低或過高:①過低,宮須側以結締組織為主.血供較差,組織癒合能力差,且靠近陰道,增加感染機會.②過高,切口上緣宮體肌組織與切口下緣子宮下段肌組織厚薄相差大,縫合時不易對齊.癒合不良。
3縫合技術不當:組織對位不仕;手術操作粗暴;出血血管縫扎不緊;切口兩側角部未將回縮血管縫扎形成血腫:縫扎組織過多過密,切口血迴圈供應不良等,切口均可癒合不良.
以上因素均可在腸線溶解脫落後,血竇重新開放,多發生在術後2—3周,出現大量陰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
5.其他 產後子宮滋養細胞腫瘤、子宮粘膜下肌癇等均可引起晚期產後出血。
以上這些就是關於後期產後出血的病因及臨床表現是什麼這個問題的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有用的幫助,要知道產後出血是產婦朋友們很容易得的一種疾病,所以提醒產婦朋友一定要積極的做好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