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呼吸病重在調肝

avatar 日月森莉
2.8萬 熱度 A+ A-
近日,柴靜自費百萬拍攝的霧霾調查影片《穹頂之下》引發了公眾對空氣質量的關注。霧霾天氣頻現,最容易損傷的便是我們的呼吸系統了。《生命時報》記者為此專訪了北京中醫藥

近日,柴靜自費百萬拍攝的霧霾調查影片《穹頂之下》引發了公眾對空氣質量的關注。霧霾天氣頻現,最容易損傷的便是我們的呼吸系統了。《生命時報》記者為此專訪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王海彤,瞭解了該院的絕活———“呼吸病重在調肝”的特色思想。

王海彤介紹,北京東直門醫院呼吸科以國家級名老中醫武維屏教授重視調肝、調情志的思想為主線,認為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常常伴發程度不等的,如抑鬱、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這些心理障礙的長期存在可能誘發或加重支氣管、神經性咳嗽等心因性疾患。根據中醫“肝主情志”“肝肺相關”的理論,應用調肝理肺法治療呼吸疾病效果很好。

“肺主呼吸為大家所熟知,但是‘調氣在肝’卻很少有人知道。人體的一呼一吸、氣息升降都離不開肝對氣機的調暢作用。現代人常出現的憂思氣結、鬱怒等情緒,很容易導致肝失條達,氣機不利,肝氣上逆犯肺;或氣鬱化火,肝火犯肺;或肝腎陰虛血少,風動擾肺,引起咳、喘、哮等多發疾病。治療宜在宣、降、溫、清、補、潤、收等對肺治療的基礎上,同時注重疏肝氣、解肝鬱、平肝陽、清肝火、滋肝陰、養肝血,使氣機得以舒暢。”王海彤說。

具體來講,臨床與肝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常見肝火犯肺型和肝腎陰虛、風動擾肺兩種證型。肝火犯肺型一般咳嗽陣發,痰黏堵喉,經常感覺胸脅不舒、性急易怒、心煩口苦,治療常採取清肝瀉火、寧肺止咳之法,用柴芩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以黃芩、柴胡、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青黛、蛤殼等藥物煎服。肝腎陰虛、風動擾肺型咳喘一般夜間更甚,常伴有腰膝痠軟、盜汗、面紅煩躁等症狀,治療常採取滋陰養血柔肝、祛風解痙之法,多用加味過敏煎加減治療,以烏梅、五味子、白芍、柴胡、生地、北沙參、當歸、鉤藤、蟬蛻等藥物煎服。

霧霾天氣,患有、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朋友要注意肺和肝的調養,保持情志平和尤其重要。此外,王海彤還介紹了兩個簡易的自我按摩法,可起到開胸順氣的作用。1.開胸順氣法:兩手五指分開自然微曲,用輕快柔和的力度自胸前正中線沿肋間隙向兩邊分推5~10次。2.摩運膻中法:雙手合十,以膻中穴(兩乳頭中點)為中心,沿胸骨上下輕快地摩擦約1分鐘。此兩法調肝理氣效果很好,呼吸系統功能較弱的人建議多做,以提高抗病能力,預防春季外感。

 

釋出於 2021-02-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