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讓自己開心
1別擔心不受自己控制的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為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擔憂、苦惱,比如明天會不會下雨,影響安排好的行程;寫好的方案會不會被領導否決等。其實,這些事的發展不受個人控制,過度擔心只會使自己神經緊張、精神包袱過重。經常杞人憂天的人,往往把自己包裹在重重防衛的內心世界。平常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交流,培養開朗的性格;多進行體育鍛煉或外出旅行,增強意志、開闊眼界。這樣就不會再拘泥於對小事的擔憂。
2不做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極高,任何事都想做到盡善盡美,一旦出了差錯,便愧疚萬分、難以釋懷。比如,完美主義的學生會因為一次考試的失誤而沮喪很久,完美主義的職場人士會因為工作進展不順而倍感失落……嚴格要求自己本是好事,但若苛求,總給自己設定很高的目標,就難免頻繁陷入無法完成目標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失去自信,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我們都應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價和定位,做事不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如果事情的發展不遂人願,應學著寬恕自己,從跌倒處吸取教訓,而不是一味地深陷其中。
3找一個讓你感興趣的工作
人們往往經過多年學習,才有能力從事一份專業性強的工作,即使後來發現並不喜歡,也不想辜負自己曾經的努力,而繼續堅持。另外,大部分人把工作當做謀生手段,如有變動,意味著收入減少、影響舒適的生活狀態,於是不願改變。但不合適的工作會讓人時刻處於壓抑中,導致心理疾病。因此,我們應真誠地問自己,是否熱愛這份工作,能否承受工作帶來的負擔。
4不羨慕也不評說他人
在你看來,有些人似乎擁有一切,美貌、金錢以及完美的婚姻,但事實上,光鮮亮麗只是表面,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正在與各種困難抗爭著。其實,大部分人都在艱難地面對生活,只是我們往往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也許是體弱多病的苦惱,或是喪失親人的悲痛。因此,我們應保持仁愛之心,儘量不以表象為依據評說別人;人際感情是相互的,禮讓別人一分,也能收穫一份友誼;如果他人向你傾訴苦難,給出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最好的善待。
5不要總想著改變他人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職場,當他人意見和我們不合時,很多人總是試圖去改變對方,但一個人的思維和習慣是長時間教育和環境影響的結果,很難撼動。如果我們總抱著糾正別人的心態與之相處,不僅會讓自己感到疲憊,也會影響彼此的關係。相反,當我們學會接受別人、改變自己對他們的看法時,會發現事態發展隨之轉好,對方並沒我們想的那麼糟糕。
6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人際交往中的大多數問題都源於溝通上的失敗, 要麼別人沒有正確表達,要麼我們沒有仔細傾聽。溝通的複雜往往來源於“口不對心”,比如有些人雖然嘴上說“我很好”,但他心裡或許恰好相反,正渴求你的安慰和鼓勵。若你沒有發現這一情況,沒有給予充分的迴應,對方便會難過和沮喪。為什麼不讓溝通變得簡單一點呢?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無助於心情的改善,還會讓他人感到不解,從而影響雙方的交流。大家在溝通中,勇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並用恰當的方式說出來,同時,耐心傾聽他人的觀點和意見,語言上的理解是心靈上互通的前提。
7學會禮貌而堅定地說“不”
很多人的痛苦往往來自一種情況:雖然不想做某件事,卻因害怕得罪人或被人說自私,而不敢拒絕。真的以為硬著頭皮去做,對方便會感激嗎?其實,如果某件事讓自己痛苦或超出能力範圍,還勉強答應別人,不僅委屈了自己,一旦無法兌現諾言,更會讓對方覺得你不靠譜。因此,學會禮貌而堅定地說“不”,是確保幸福的最好工具之一。
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邊界和底線,該做什麼,不想做什麼,並學會用委婉的方式表達拒絕,讓別人接受又不感到尷尬。比如有人邀請你參加聚會,但你並不想去,應微笑著表示感謝,再講明不去的原因,可能是身體疲憊,或是已有其他安排。值得提醒的是,拒絕要趁早,不要拖延,越拖延越難開口,及時迴應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8將心底的愛表達出來
愛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從心理學角度看,被愛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而失去愛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恐懼和焦慮。然而,大多數人卻在隱瞞心中愛意的狀態下度過一生。告訴他人我們的愛,不僅會讓對方感覺幸福和被重視,也會促使對方回饋我們更多的關懷。我們可以透過語言表達喜歡、思念,也可以透過肢體語言,比如擁抱、牽手,來增進親密關係。學會愛與表達愛是人生重要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