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針刺太溪的神奇功效 太溪的針刺方法

avatar 五虎高飛
2.4萬 熱度 A+ A-
太溪為腎經原穴,腎為人身之水,自湧泉發源,尚未見動脈之行·····溪乃水流之處,有動脈則水之形見,故曰太溪。《醫宗金鑑》雲:“從然谷行足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太溪穴也。針三分,留七乎,灸三壯。”下面來看看針刺太溪的神奇功效。

針刺太溪的神奇功效

太溪為足少陰神經腧穴,原穴,又是回陽九針穴之一,有滋腎陰,退虛熱,壯元陽,利三焦,補命火,理胞宮,補肝腎,強腰膝,安心神之效,以滋腎為要,現代常用於咽喉炎,齒痛齦腫,耳聾耳鳴,不寐,遺精,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腎炎,膀胱炎,月經不調,腰背痛,足跟痛,腰肌勞損,神經衰弱,乳腺炎,膈肌痙攣等症。

太溪的針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內踝最突起處與跟腱指尖的中點,脛後動脈後方。由足內踝尖往後推至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間之中點)即是本穴。

進針方向:從內測刺向外,與小腿內側面成90°。

進針深度:直刺,可透崑崙穴,深0.5寸,區域性可有酸脹感;直刺,略偏向內踝,深0.3-0.5寸,可有麻電感向足底放射,留針30分鐘;艾炷灸3-7壯,或溫和灸5-15分鐘。

太溪穴位層次解剖

1.面板:由小腿內側皮神經分佈,到該穴面板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針的前方是脛骨後肌腱和趾長屈肌腱,針的後方是跟腱和蹠肌腱,上述結構均由脛神經支配。

4.長屈肌:由脛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2骶神經。

5.若偏向前外方刺,可刺到脛神經和脛後動,靜脈,產生向足底放射的麻電樣感覺。

針刺太溪注意事項

1.忌針刺手法過強,進針後會有觸電樣針感竄行至足心,此時應稍提針,改變進針角度再刺入,如仍強行捻轉或大幅度提插則可損傷神經,導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難,形成針感後遺。

2.深刺透崑崙穴,應注意進針的角度和方向,以防刺傷脛後動,靜脈。

3.本穴皮下肌肉淺薄,位於關節附近,一般不宜使用艾柱瘢痕灸,以防艾火灼傷面板,影響關節活動。

太溪常用配伍療法

1.配腎俞,風池,百會,懸顱,飛揚,太沖,針刺補瀉兼施,滋陰潛陽,治療肝腎陰虛,陰虛陽亢之頭痛,眩暈。

2.配聽會,耳門,曲泉,復溜,針刺補法,滋陰從而,治療腎陰虛耳鳴,耳聾。

3.配照海,魚際,少澤,廉泉,針刺補瀉兼施,滋陰降火,清咽利喉,治療陰虛火旺之咽喉疼痛,咽乾口燥。

4.配頰車,下關,合谷,行間,針刺補瀉兼施,養陰清熱,疏洩陽明,治療陰虛胃火牙痛。

5.配尺澤,魚際,孔最,列缺,針刺補瀉兼施,滋水清金,止血涼血,治療陰虛火旺之咳血,咯血。

6.配腎俞,志室,關元,氣海,三陰交,針刺補法,補益腎氣,治療腎虛遺精,滑精,男子不育,遺尿,小便頻數等。

7.配腎俞,命門,關元,三陰交,針刺補法,調理衝任,補養精血,治療腎虛沖任失養之月經不調,閉經,女子不孕,帶下。

8.配復溜,關元,百會,針刺補法,補益腎精,治療髓海空虛之眩暈。

9.配脾俞,關元,氣海,中極,足三里,陰陵泉,針刺補法或補瀉兼施,溫腎補脾,治療脾腎陽虛水腫,小便不利,洩瀉,帶下,不孕等。


釋出於 2021-05-2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