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儘管對抑鬱症的病因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然無法確定抑鬱症產生的確切原因,一般認為遺傳、生化、心理、社會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導致抑鬱。所以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來對抑鬱症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遺傳因素
家系研究發現抑鬱障礙親屬同病率高出一般人群30倍,血緣越近發病一致率越高。寄生子研究發現,親生父母患病率為31%,養父母僅為12%,提示遺傳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生物學因素
神經遞質
研究認為5-羧色胺(5-HT)直接或間接參與調節人的情緒,5-HT功能活動降低與抑鬱症患者的抑鬱心境、食慾減退、失眠、晝夜節律紊亂、內分泌功能紊亂、性功能障礙、焦慮不安、不能對付應激、活動減少等密切相關。研究還發現,5-HT代謝產物5-羥吲哚乙酸(5-HIAA)水平降低與自殺和衝動行為有關。
情感障礙患者的中樞去甲腎上腺素功能系統處於異常狀態。研究發現,抑鬱患者突觸前α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啟用,導致左甲腎上腺素(NE)釋放減少,而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可抑制NE的回收。故可治療抑鬱症。
此外,研究還發現,抑鬱患者腦內的多巴胺(DA)功能降低;乙醯膽鹼能與腎上腺素能神經元之間張力平衡可能與情感障礙有關,腦內乙醯膽鹼能神經元過度活動,可能導致抑鬱;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可能與情感障礙有一定的關係。
神經內分泌因素
研究最多的兩個內分泌系統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PT)。半數的抑鬱患者有皮質醇分泌過多,一旦得到治療後,皮質醇分泌則恢復至正常水平。甲狀腺素對於大腦發育、成熟和聯絡具有顯著作用,但對情感調節的作用尚不明確。
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和精神動力學理論
按照精神分析論的解釋,抑鬱是一種失落反應;是當事人目前生活中的失落經驗,引發了隱藏在潛意識中童年生活失落經驗的痛苦;兩者互動作用.致使患者在情緒上陷入了痛苦絕望的困境。以此推論,抑鬱患者的童年生活中,必定有較多的失落痛苦經驗,如自幼喪失父母、得不到父母愛護、在家庭無地位、受同伴欺負等。
行為學習和認知理論
主要有3種理論:①Lewinson提出抑鬱可能是由於正性強化不足或不適當所致;②Seligman根據抑鬱症動物模型發展起來的習得性無助感理論(實驗動物當發現難以躲避痛苦刺激後,會對以後的任何刺激即使可以躲避也均表現出被動忍受);③Beck根據臨床觀察,提出抑鬱症錯誤或歪曲理論,即抑鬱患者好比戴了一副墨鏡,消極悲觀地看待自我,消極悲觀地解釋事件和對前途或未來的悲觀絕望(抑鬱認知三聯症)。
人格因素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均可在適當的環境下產生抑鬱,但並沒有單一的人格特徵或人格型別可以單獨地作為抑鬱發作的預測指標。有人認為性格內向、多思多慮、常懷疑自己的能力等可能與抑鬱情緒有關。
社會因素
生活事件
應激性生活事件和精神因素在情感障礙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後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與抑鬱症的關係更為密切。有報道認為,以往6個月內經歷重大生活事件者,如離婚、喪偶等,抑鬱發病的危險性增加6倍,自殺危險性增加7倍。即使是慢性生活事件,如長期的不良處境、家庭關係破裂、貧困、失業、持續2年以上的慢性軀體疾病,也與抑鬱發生有關。女性應付應激能力低於男性,更易患病。處於壓力事件中產生的失落與在人際交往中的分離是抑鬱產生的最明顯因素。另外,也有—些學者則認為生活事件在抑鬱的發作和時間上僅起有限的作用。
社會文化因素
個人的自我功能是在現實社會中建立的,當喪失權利、身份或自尊時,會導致自我功能的障礙而產生抑鬱。自我理想與社會常規產生衝突時也容易引起抑鬱。女性人口中抑鬱者高於男性,按心理學家Nelen-Hoeksema解釋,這可能與患者遭遇生活困境時所採取的適應策略有關。男性可能將思考方向轉移,藉由其他活動(如運動或飲酒等),使痛苦情緒淡化;而女性則往往鑽牛角尖,反覆思考,使情緒得不到自行紓解。而日久形成了適應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