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成藥 去溼熱的中藥方子

avatar 博贍桑
1.9萬 熱度 A+ A-
溼熱體質的人有很多,溼即水溼,熱則為熱象,溼熱中熱和溼是同時存在的,溼熱體質日常應多用中藥調理,那麼下面來看看溼熱體質吃什麼中成藥。

紅棗菊花湯除溼益氣美容

紅棗2克,菊花3-5朵,茯苓8克。

將紅棗洗淨,和茯苓一起放入燉盅,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煎煮;煮10分鐘後,撒入菊花,繼續煮3-5分鐘關火,每天1-2劑,吃棗喝湯。

本方益氣補中,健脾除溼,平肝明目效果非常好。紅棗的主要功效是補脾胃,經常食用能補中益氣,對健脾除溼有幫助;菊花清熱平肝,降火明目,茯苓性質平和,利水除溼,與多種藥材配伍能祛除各種溼氣溼邪,任何體質都適用。

蘆薈粥清溼熱

蘆薈50克,檸檬汁20毫升,酒釀30克,大米20克。

大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約500毫升,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將蘆薈洗淨切成薄片,待粥煮20分鐘之後,放入蘆薈和酒釀再煮10分鐘,最後調入檸檬汁即成,一次或分次服完。

蘆薈味苦,性寒,可歸肝經,最能清肝中之熱,同時可通便和殺蟲解毒,具有平肝清熱,除溼利水,解毒通氣,潔膚美膚之功。適宜於肝經溼熱所致毛孔粗大,粉刺,雀斑,痤瘡及面板炎症調理。

注意:並非所有蘆薈都可以入藥和使用,所以在做蘆薈粥的時候,不要亂猜新鮮的蘆薈來食用,一般來說選擇中國蘆薈,庫拉索蘆薈和日本木劍式蘆薈比較安全,在用量上也要嚴格控制,每天以服用長3釐米,寬4釐米的蘆薈葉肉1塊為宜,老人因酌情減少,妊娠期和經期女性忌用。

綠豆甘草粥清溼熱消腫痛

綠豆100克,甘草10-15克,大米100克。

綠豆,大米一起洗淨,和甘草同放入鍋中,最好是砂鍋,加水800毫升,先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煮成粥,或以綠豆開花熟透為宜,挑出粥中的甘草片,(如果想連同甘草一同食用,也可將甘草打成粉末再用來煮粥),每日一劑。

方中綠豆是清熱解毒,利水除溼首選,能行走於三焦之中,以助消腫通氣,抗過敏;甘草不僅和藥,還是清熱解毒的高手,且有緩急止痛之功。兩者配伍使用,可清熱利溼,解毒抗炎,消腫止痛,既是清溼熱,治牙齦腫痛的佳品,對於其他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舌尖糜爛,咽喉腫痛等也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酸棗薏仁湯去溼熱,安神助眠

炒酸棗仁10克,薏苡仁30-50克,甘草5克。

薏苡仁淘洗乾淨,用少許清水浸泡5-6小時,甘草在煮湯之前用少許清水浸泡15分鐘,同時將酸棗仁研碎,所以藥材一同放入燉鍋中,加清水約600毫升,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制薏苡仁開花熟透即可關火。使用前揀出甘草,每天1次,最好與傍晚或晚上睡前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溼熱上行上蒸擾亂心神會導致失眠,酸棗薏仁湯有清熱利溼,養肝寧心,安神促睡眠之功,尤其適宜於身體有溼熱的失眠及心慌心悸人群食用。

三黃湯清理溼熱除腹痛

生大黃,黃連,黃芩各9克。

將生大黃,黃連,黃芩用冷水浸泡15分鐘。將浸泡過的藥材倒入藥鍋中,加水400毫升,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至水減半時,取汁。再往鍋中加水400毫升,用上述方法煎水取汁,將兩次所煎煮的藥湯兌在一起,每天1劑,分兩次服用。

方中大黃味苦,性寒,可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有清熱化溼,瀉火涼血,功積消滯,祛瘀解毒之功;黃連大苦大寒,能瀉火燥溼,是治療腸胃溼熱的常用藥材,黃芩味苦,性寒,也是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中藥材,對於胃腸溼熱以及暑溼所致的胸悶,嘔惡,腹痛等十分有益,三者配伍用,具有清熱化溼,攻積破滯,通降氣機,避穢洩濁,止痛之功。

釋出於 2022-05-1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