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能治什麼病
俗話說冬病夏治,三伏天的時候陽氣最盛,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治療一些慢性疾病和頑疾。
慢性疾病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風溼、關節性疾病
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頑疾
慢性胃腸炎,慢性胃炎,胃痛,潰瘍病,慢性腹洩。
小兒疾病
小兒厭食、遺尿。
虛寒疾病
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虛寒性的疾病。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麼
冬病夏治說的就是冬天氣候寒冷,易得溼寒疾病,而夏天氣溫最高的三伏天裡,陽氣最盛,氣血充盈、毛孔大張,此時經脈流暢、穴位敏感,可以利用陽氣和藥材調理身體,祛除身體內部的溼寒之氣,從而減緩和治療冬天多發的疾病。
冬病夏治怎麼做
冬病夏治主要是利用一些生髮的措施來將身體內部的毒素排出去,常見的冬病夏治手段有:使用艾灸、貼三伏貼、泡腳、泡澡、汗蒸、拔罐、喝茶、喝湯,以及一些其他調養方式。
貼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觀念,透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貼敷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節疾病、宮寒痛經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泡腳
人腳上有脾經、胃經、肝經、腎經等腑臟經絡,三伏天透過泡腳可通經活絡、溫煦腑臟,調節臟器功能,改善毛孔的血液迴圈,加速祛除身體寒氣。泡腳時間不能太長,泡腳不能泡到出大汗,出汗太多傷氣血,正所謂“大汗亡陽”。因此,夏季泡腳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具體以不出汗為原則。
艾灸
艾灸是透過灸火的溫熱力及藥物作用,對穴位進行刺激,溫經活血,扶正祛邪。採用艾灸療法,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健脾和胃、溫陽散寒。
刮痧
刮痧一般只針對於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風清熱、祛風散寒的作用,後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刮痧後最好能喝一大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刮痧部位不要受涼。
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改善。夏季留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對普通人而言,不可在面板破損以及骨突的部位拔罐,否則會造成感染等後果。
三伏天養生食譜
紅豆燉鵪鶉
材料:鵪鶉、紅豆、通草、火腿、香菇。
方法:1,先將鵪鶉宰殺,清洗乾淨後過水焯。
2,紅豆用清水清洗乾淨。
3,香菇泡發。
4,通草清洗後用紗布包裹備用。
5,將焯過水的鵪鶉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在砂鍋裡面。
6,小火燉1個小時。
7,撈起紗布包。
8,放入火腿片,再燉半個小時,放入調味品後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利水健乳。
青梅黑豆爽
材料:去核青梅、黑豆、瓊脂、冰糖。
方法:1,黑豆研磨後去皮,加水揉成泥狀。
2,在其中加入冰糖和少量的水,然後放入蒸籠蒸熟。
3,瓊脂加水蒸化。
4,青梅切成顆粒,和瓊脂汁一起倒進黑豆裡面。
5,攪拌均勻後放在冰箱冷凍。
6,切成小塊食用。
功效:豐乳健體,潤膚悅顏。
三伏天不宜事項
不宜大量吃冰
三伏天時氣溫炎熱,此時,身體體溫上升,吃冰的之後會沖淡胃液、刺激腸道、促使腸道蠕動和亢奮,減少食物在小腸停留的時間,影響到人體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脾胃損傷。
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口渴後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常備防暑藥物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菊花、荷葉、西瓜。
學會睡好午覺
夏日,日長夜短且天氣悶熱,睡眠時間少,睡眠質量差。如能午後稍睡片刻,猶如給大腦充電,有利體力恢復。
溼度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世界共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溫,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外正常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對神經、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慾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