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茶
材料:胖大海5個,冰糖少許。
做法:鍋中倒入500毫升水煮沸,放入胖大海與冰糖。熄火後燜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胖大海有清熱、解毒和潤肺的功效,可改善嗓子疼、聲音嘶啞及無痰乾咳等症。
菊花枸杞茶
做法:取野菊花5枚,枸杞10顆,冰糖3顆,加沸水沖泡。
功效:菊花有清熱下火的功效,枸杞有滋陰、潤肺、明目的功效,冰糖能潤肺止咳,三者搭配泡茶喝,能有效緩解因開暖氣,空氣過於乾燥引起的嗓子疼痛。
蜂蜜金銀花茶
做法:取金銀花10克,加200ml沸水沖泡,放涼5分鐘後加入一大勺蜂蜜。
功效:金銀花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疏通咽喉的功效,蜂蜜味甘、性平,可滋陰潤燥,常喝蜂蜜金銀花茶除了緩解嗓子疼痛,還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麥冬茶
材料:麥冬適量
做法:麥冬飲製作極為簡單,可以用開水直接泡上15分鐘,也可以用清水煎煮取汁,前者簡單,後者效果會更好一些。
功效:麥冬養陰清熱無毒,能潤肺止咳,可緩解咽喉的不適,是非常適合因吹空調而嗓子疼的人使用。
冰糖銀耳雪梨糖水
原料:雪梨2個、銀耳30g、枸杞適量。
做法:雪梨洗淨削皮,切4分1,去核;銀耳泡發,發後,洗淨去掉黃色的根部,掰小;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隔水燉1個半鍾,燉好後,加入冰糖和留下來的幾粒枸杞。
功效:雪梨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銀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枸杞是常用的營養滋補佳品,維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所以冰糖銀耳雪梨糖水能下火潤喉,緩解嗓子疼痛。
綠豆湯
原料:綠豆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綠豆清洗乾淨,用清水浸泡2小時;鍋裡倒入泡好的綠豆,倒入清水,綠豆與清水的比例為1:10;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後關火,把煮好的綠豆湯盛到乾淨小碗裡,調入適量的白糖,放涼後即可食用。
功效:綠豆湯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喝綠豆湯可以緩解由於吹空調導致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痛不適症狀。
金銀花薄荷粥
材料:金銀花15克、薄荷5克、白米糯米各50克、冰糖適量。
做法:洗淨白米與糯米,用水浸泡1小時,並洗淨薄荷和金銀花;加水入砂鍋,放下混合米,以大火煮沸轉用小火慢燉40分鐘;最後放入金銀花、薄荷、冰糖,以中火再煮5分鐘。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抗炎;薄荷辛涼性發汗解熱,二者適用於咽喉腫痛、嗓子疼痛之症。
按壓合谷穴
取穴部位:把手並上的時候,最高的突起處,就是合谷穴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朝該穴小指方向用力按壓,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能更好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功效:該穴屬大腸經,常用於發燒、咽喉痛、嗓子疼等症。
冰糖銀耳雪梨糖水
原料:雪梨2個、銀耳30g、枸杞適量。
做法:雪梨洗淨削皮,切4分1,去核;銀耳泡發,發後,洗淨去掉黃色的根部,掰小;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隔水燉1個半鍾,燉好後,加入冰糖和留下來的幾粒枸杞。
功效:雪梨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銀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枸杞是常用的營養滋補佳品,維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所以冰糖銀耳雪梨糖水能下火潤喉,緩解嗓子疼痛。
綠豆湯
原料:綠豆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綠豆清洗乾淨,用清水浸泡2小時;鍋裡倒入泡好的綠豆,倒入清水,綠豆與清水的比例為1:10;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後關火,把煮好的綠豆湯盛到乾淨小碗裡,調入適量的白糖,放涼後即可食用。
功效:綠豆湯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喝綠豆湯可以緩解由於吹空調導致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痛不適症狀。
金銀花薄荷粥
材料:金銀花15克、薄荷5克、白米糯米各50克、冰糖適量。
做法:洗淨白米與糯米,用水浸泡1小時,並洗淨薄荷和金銀花;加水入砂鍋,放下混合米,以大火煮沸轉用小火慢燉40分鐘;最後放入金銀花、薄荷、冰糖,以中火再煮5分鐘。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抗炎;薄荷辛涼性發汗解熱,二者適用於咽喉腫痛、嗓子疼痛之症。
按壓合谷穴
取穴部位:把手並上的時候,最高的突起處,就是合谷穴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朝該穴小指方向用力按壓,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能更好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功效:該穴屬大腸經,常用於發燒、咽喉痛、嗓子疼等症。
鹽水漱喉
研究表明,鹽水漱喉能有效緩解喉嚨發炎、嗓子疼的症狀。
具體做法:在一碗溫水裡加入小半匙食鹽,待食鹽充分溶解後就可以用來漱喉,沖洗咽喉部位的黏膜能起到殺菌、緩解炎症的作用。如果喉嚨有刺痛感,還可以再加點蜂蜜來潤滑,能加強殺菌效果。
棉花糖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棉花糖植物汁液已使用了幾百年,通常以喝茶的形式,治療咳嗽,感冒和喉嚨痛。據瞭解,現代棉花糖可以幫助緩解咽喉疼痛,可能是因為明膠大衣的舒緩。而且如果你的喉嚨真的腫了,吞嚥任何東西真的好痛,但吃甜甜的、滑滑的棉花糖一點問題沒有。
嗓子疼痛嚴重時就醫
嗓子疼可因風熱感冒、上火、扁桃炎、咽喉炎等原因所致,不要自行認為僅僅是因為吹空調引起的,如果自身無法分辨具體病因,但嗓子有疼痛嚴重時,應請醫生診斷,根據病情進行診治或用藥,切忌隨意自行服用藥物及偏方,反而延誤病情或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