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雞蛋煮多久最有營養

avatar 龍鱗旭堯
1.7萬 熱度 A+ A-
雞蛋是不折不扣的價效比最高的全營養食品,從營養的消化和吸收率而講,煮雞蛋是最高的。但是雞蛋煮多久吃才最有營養?如果時間太短,蛋清都沒有全完凝固,有吃進去胰蛋白酶抑制劑和抗生物素蛋白,影響消化、不利健康;煮得太久了蛋黃都發黑了,吃起來口感不好,也不利於消化。那麼究竟,煮多久是最合適的呢?營養與美味可以兼得!今天和大家分享微信公號“中國臨床營養”的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雞蛋煮多久最有營養

長時間煮雞蛋會產生硫化物,營養流失難消化

蛋煮久了,蛋黃為何會出現黑綠色物質,這層黑綠色的物質是什麼呢?記者請教了台州市營養協會秘書長顧志超。

顧志超介紹,雞蛋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

而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雞蛋內部就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會變得緊密,不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因此很難被消化。蛋白質含蛋氨酸,長時間加熱後,分解出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元素反應形成硫化鐵和硫化亞鐵。這也是為何雞蛋蛋黃外層會產生黑綠色的原因。

蛋黃外面包裹的黑綠色物質會影響身體健康嗎?專家解釋,長時間煮的雞蛋營養會流失不少,產生的硫化鐵和硫化亞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兒童或者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人吃了這種黑蛋黃煮雞蛋就容易不消化,甚至發生胃痛。

吃半生不熟的雞蛋容易引起腹瀉

那麼,市民們認為怎樣煮雞蛋有營養呢?記者採訪中發現,很多年輕人認為吃半生不熟的雞蛋比較有營養。“雞蛋煮太熟了,味道不怎麼樣,吃了胃還不舒服。”椒江的小金告訴記者,“周圍很多人都喜歡吃半生不熟的雞蛋,尤其是吃西餐,端上來的雞蛋都是半生不熟的。”

雞蛋煮久了沒營養,但是煮得不熟也不好。專家表示,實際上,雞蛋在形成過程中,可能有細菌,未熟的雞蛋沒能殺死細菌,吃了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高溫煮熟後再吃。

專家提醒市民,雞蛋雖營養豐富,但不宜多吃。為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太多。

怎樣吃雞蛋有營養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吃時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要使煮雞蛋不破殼,除了用冷水煮蛋外,在水中放入一點鹽是有效的防裂措施,這個辦法對於有一些細紋的雞蛋也有效。另外,煮雞蛋前先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雞蛋煮沸後,再煮5分鐘,停火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剛好變性凝固,消化率最高,各種營養素基本沒有受到破壞,營養價值較高。

在營養方面,水煮10分鐘以內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煮蛋時,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內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物質,抗胰蛋白酶物質也未被徹底破壞。前者能引起人體內維生素H缺乏,後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消化。

釋出於 2022-07-2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