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瘍病是中醫外科中一類面板感染性疾病,好發於夏秋季,四季皆可發病。此類病是中醫外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發病迅速,部分病情較重等特點,在面部可引起疔瘡走黃西醫稱為敗血症或膿毒敗血症,在手、足易引起傷筋損骨的嚴重後果。做好此類疾病的預防、保健工作,是預防此疾病發生的重要一環。
提到瘡瘍預防保健就一定要提到養生,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是現代人提出的預防保健之意。祖國醫學淵遠流長,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養生的專門論述。《黃帝內經》的養生學說,是在“天人相應”的整體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因而具有以下特點:
1把順應自然作為養生的重要原則。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並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認為對自然界陰陽的變化,“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2把調攝精神情志作為養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恬惔虛無”,“積精全神”,“精神內守”,從而使“形體不蔽,精神不散”。
3重視保養正氣在養生中的主導作用,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指出各種養生方法都是為了保護和強壯正氣為基本原則。堅持了這個原則,應能達到“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的目的。
瘡瘍的發生與情志內傷有一定的關係,情志內傷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精神因素,由於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緊張的工作,以及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等,困擾著人們,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而快節奏的生活和緊張的工作壓力,是當今社會的特點,我們個人只能適應社會,不斷調節心理狀態,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要自我調節,如不能調節應及時渲瀉,以免長期鬱積,使人體內的氣血、經絡、臟腑的功能失調,就會引發瘡瘍。《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溫馨提示:瘡瘍的發生與人們感染六淫之氣、情志內傷、飲食不節、房室損傷等多種因素有一定的關係,但與飲食不節關係更為密切。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膏梁之變,足生大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平衡飲食,多食素菜,少食膏梁厚味之品,更不能連續食用。對體內溼熱或實熱較重之人,更應該少食或不食膏梁厚味之品和醇酒辛辣之品,以減少瘡瘍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