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眼對女人好處
1.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
肚臍眼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透過艾灸刺激或施藥於神闕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2.扶正祛病、益壽延年
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發現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
透過藥熨、艾灸等刺激肚臍眼,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3.益氣溫陽、補脾腎
神闕穴位於臍正中處。神闕穴為任脈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健脾之功。對於女人而言,如果有宮寒、婦科病等,艾灸肚臍眼能夠起到很好的調理身體、提高免疫力、促進康復的作用。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能減肥嗎
艾灸肚臍眼有一定的減肥功效,主要是針對宮寒而腹部肥胖的女性。
因為人體溫度37攝氏度,如果子宮受寒就會感覺冷,人體就會啟動自我防禦,在子宮部位多長脂肪來抵禦寒冷。這就是大多數女性腹部肥胖的根本原因。艾灸肚臍眼可以溫熱腰腹散寒祛溼,加快新陳代謝,脂肪燃燒,達到減肥的效果。
艾灸肚臍眼的方法
1.溫和灸
灸法:被施灸者仰臥,施灸者站於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面板1.5~3釐米處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面板產生紅暈為止。
適應症: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2.隔姜灸
把薑片多刺一些小孔,然後放在自己的肚臍上面,再將艾炷點燃放置薑片上,要注意艾炷的溫度,不要太燙,這會使身體感到不舒服。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
適應症: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3.隔鹽灸
如將鹽填臍心上,置艾炷灸之,有延年益壽之功。
艾炙肚臍後的排溼反應
1.艾灸後肚臍眼出水
艾炙肚臍後的排溼反應,首先就是肚臍眼出水了。
艾灸出水表示身體寒溼過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說明你的身體灸感還不錯,堅持下去你會看到更好的效果。一開始可以早晚灸兩次,好轉後每週2-3次即可。
2.艾灸後想要小便
許多人在艾灸之後會很想要小便,這也是身體排溼的一種反應。
我們在艾灸的時候,為了避免上火,通常是由上往下灸,而製成艾條的主要成分是艾草,艾草性辛溫,有通經絡、逐寒溼的功效,在艾灸的過程中能夠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執行,促進體內溼氣從膀胱中排出。
3.艾灸後想要大便
一些人在艾灸肚臍之後還會很想大便,並且排的比較順暢,而大腸也是身體的排溼器官,這也說明身體在排出溼氣。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區域性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