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人體一個重要的器官,具備解毒功能。如果肝臟功能不好,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排毒,而毒素累積,無疑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養肝呢?其實,只要正確按摩穴位,每天只需10分鐘,就能好好養肝。
養肝,可以試試按摩穴位
1.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個“撒氣穴”。
膻中穴,位於兩乳之間,可以寧心神、除悶。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在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具有順氣的功效,還對岔氣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用拳頭敲打肩井穴對緩解頸疲勞有幫助,還可以使大腦供血充足、治療。按摩肩井穴位還可對乳房脹痛、、乳腺炎有改善作用。
2.角孫穴、風池穴和太陽穴,是頭上的“撒氣穴”。
按壓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焦慮,還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孫穴後會打嗝,表示按摩養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個穴位對於著急生氣後兩肋脹痛、乳房脹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幫助。
3.太沖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個“撒氣穴”。
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而言,可以舒緩,尤其對、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可以改善疾病。
養肝,閉目10分鐘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
由於吃完飯後,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如果此時行走、運動,會有一部分血液流向手足,肝臟處則會出現供血量不足的情況,影響其正常的新陳代謝。因此,飯後可閉目靜坐10分鐘至半小時,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氣和營養成分。特別是患有肝病的人,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都有煩躁、焦慮甚至的情況。閉目養神是個不錯的調節方法,對陰虛火燥的人,更有幫助。可隨時找個空閒,閉目養神10分鐘左右,能起到化燥生津、滋養神志的作用。
養肝,還可以多吃以下的兩種食物:
1.糖。糖是保護肝臟的重要物質。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體所需要能量的大約70%,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缺乏能量的狀態,就會對肝臟功能造成影響。糖還可以合成肝糖原,儲存在肝臟中,避免攝入體內的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如果普通人按每公斤體重攝取1克糖,不但不會減壽,還有利於健康。一般來說,米飯、麵食、白糖、蜂蜜、果汁、水果等都是糖類的主要來源。1罐可樂約含糖37克,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
2.維生素A。眾所周知,維生素A可以抗肝癌。當肝臟受損時,人體儲存維生素的能力也會下降。根據研究,維生素A可以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有利於化療病人降低的複發率。但是,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維生素A為:男性800微克,女性750微克,千萬不要超過3000微克,避免損害肝臟。可以適當吃番茄、胡蘿蔔、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來補充維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