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法
1、按摩小腸俞穴
取穴位置:位於骶部,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後孔。
按摩方法:患者仰臥,按摩者用食指點揉小腸俞穴2分鐘左右。
功效:主治小腸病,有清熱利溼,通調二便的功效,可用於緩解各類腹痛、腹瀉症狀。
2、按摩中脘、天樞、大巨、水分穴
(1)按揉中脘穴
操作:用手掌大小魚際處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患者中脘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揉5分鐘,再逆時針按揉5分鐘。
(2)按揉天樞穴、大巨穴
操作:用指尖按揉腹部的天樞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暢後,雙手指尖緩慢地加力,每穴各按揉5分鐘。
(3)揉按水分穴
操作: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用手臂的力度揉按水分穴1 ~ 3分鐘,以潮紅髮熱為佳。
隨症配穴
(1)寒溼困脾型+睥俞穴
(2)食滯胃腸型+建裡穴
(3)脾氣虛弱型+足三里穴
(4)肝鬱氣滯型+期門穴
自我診斷
(1)腹瀉因感受寒溼而發,大便清稀或如水樣,瀉後痛減,得熱則舒,為寒溼困脾型。
(2)暴飲暴食後腹滿脹痛、拒按,瀉後痛減,大便臭如敗卵,為食滯胃腸型。
(3)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稍進油膩飲食則便次增多,神疲乏力,為脾氣虛弱型。
(4)洩瀉、腹痛、腸鳴每因情志不暢而發,為肝鬱氣滯型。
食療法
1、丁果散
材料:丁香25個(約2克),草果1枚(約4克)。
做法:先將丁香、草果分別炒焦黑存性,並研成細末。再將250克麵粉炒至焦黃,以味香不苦為宜,然後加入糖200克(偏虛寒者用紅糖,偏溼熱者用白糖),趁熱在鍋內將藥末、麵粉、糖3者拌均勻,糖遇熱微溶後與粉末黏成顆粒狀,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3匙,兒童1~2匙,每日3~4,次,用開水調成糊狀吞服。
功效:丁香溫脾暖腎,並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草果燥溼健脾、闢穢;食糖、麵粉甘緩建中,醒脾收溼。諸藥合用,溫中健脾,燥溼止瀉,且香甜可口,可用於急、慢性腹瀉。
2、車前子紅茶
配方:車前子12克,紅茶2克。
做法:取車前子、紅茶置於大茶杯中,衝入沸水200毫升左右,蓋悶30分鐘左右,當溫度適宜時開始頻頻飲服。1日內服完。
茶療功效:健脾利水、化溼止瀉。適用於脾虛溼盛引起的慢性腹瀉。
3、白朮止瀉飲
配方:白朮、山藥各20克,茯苓15克,烏梅1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沸30分鐘後去藥渣,加入紅糖溶化,代茶飲,每日1劑。
茶療功效:健脾益氣、利溼止瀉。症見大便稀溏、水樣瀉,苔白,脈沉細等。
4、石榴葉茶
配方:石榴葉60克,生薑15克,鹽30克。
做法:先將3味同炒黑,煎水代茶。每日1劑,分上、下午溫服。
茶療功效:溫中散寒、潤腸止瀉。用於急性胃腸炎腹瀉,並有止痛作用。
5、大黃蟬蛻湯
材料:大黃10克,蟬蛻10克。
做法:將大黃搗碎,蟬蛻去頭、足。用適量清水浸泡20分鐘,先武火、後文火煎煮10~15分鐘,濾出藥液200 ~ 300毫升。
用法:上藥液每日分3次服,每日1劑。待症狀緩解後給以辨證調理。
功效:用於頑固性腹瀉。大黃若小劑量或煎煮後則有增強消化及止瀉之功能,佐以蟬蛻祛風解痙以緩其勢,二者合用,是以通為補,寓補於攻,攻補結合,故效果顯著。
外敷法
1、吳芥散外敷湧泉穴治洩瀉
藥物:吳萸10克,白芥子20克。
製法: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備用。
用法:外用,取吳芥散3克,醋調成硬糊狀,將藥膏用膠布貼於一側(男左女右)湧泉穴,24小時後揭去。面板若無變化,繼續第2次,若起泡或脫皮,是邪氣外達。經2~3天,待泡落皮後再作第2次治療。4次為1個療程,必要時可作第2個療程。
功效:吳萸溫中止瀉,白芥子化痰溼,兩藥對穴位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外治法中常用藥物。藥效作用與穴位刺激作用相結合,是內病外治的主要機制。
2、椒倍散外敷臍治寒性洩瀉
藥物:白胡椒5克,五倍子1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取適量白酒調成糊狀,塗滿臍眼,以暖臍膏(或膚疾寧貼膏)覆蓋。2天換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偏寒者加吳茱萸10克。
功效:白胡椒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助消化,止痛的功效,而五倍子有止咳、降火、止瀉、止血、固精、解毒的功效,搭配外敷,可驅寒止瀉,主治寒性腹瀉。
艾灸法
適宜:腹瀉初期。
特效穴位:中脘、天樞、神闕、氣海。
操作方法:點燃艾灸盒置於中脘、天樞、神闕、氣海穴上,分別各灸治15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潮紅為度。
功效解析:中脘理氣和胃、化溼降逆,天樞調中和胃、理氣健脾,神闕回陽固脫、健運牌胃,氣海補氣理氣、益腎固澀,四穴搭配,可增強健脾和胃、除溼止瀉之功,緩解腹瀉及其引起的腹痛、飲食欠佳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