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五時中(春、夏、長夏、秋、冬)為秋。在人體五臟中(肝、心、脾、肺、腎)屬肺,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注意保暖潤燥,在飲食進補中當以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秋季是易犯和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運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
此時飲食要多樣,飲食要適當,粗細要搭配,油脂要適量;甜食要少吃,食鹽要限量,三餐要合理,飲酒要節制。
宜多食富含抗氧化及清除機體自由基和清除胃腸道有害物質的食品,如甘薯、鮮果、豆製品及海藻類食品。
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蔔,健脾和胃;
蘋果、柚子、葡萄、橘子、鳳梨,防脂肪積聚,補心益氣生津止渴;
海帶、紫菜、黑豆、黃豆、綠豆、赤豆、小米、栗子,防血管硬化及美容;
核桃、榛子、松子、桂圓、花生等堅果食品可及時補給微量元素,有利於骨質健康;
中藥健脾養胃可服用人參健脾,用參苓白朮、四君子、香砂養胃。
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由於不少老年人身體較弱,且兼有多種疾病,因此,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於小孩養生,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抑肺扶肝、增酸減辛。
此外,秋天要少吃辛味的蔥、姜、蒜、辣椒,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建議多喝開水、豆漿、果汁。新鮮蔬果具潤燥通便的功能且富含水分,多食可補津液。
另外,秋天是柿子豐收的季節,但該水果不能空腹吃,因為柿子裡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空腹時,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鈣質等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高粘度物,與其他食物粘在一起,最終形成胃結石。另外,山楂、黑棗等也含有大量的果膠與鞣酸,空腹多食也很有可能形成胃結石。
霜降時節食譜
●清蒸人參雞
配料:人參15克,母雞1只,火腿10克,水發玉蘭片10克,水髮香菇15克,精鹽、味精、蔥、生薑、雞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母雞宰殺後,退毛去淨內臟,放入開水鍋裡燙一下,用涼水洗淨;將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薑均切片;
2.將人參用開水泡開,上籠蒸30分鐘取出;
3.將母雞洗淨,放在盆內,置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薑、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大火上蒸至爛熟;
4.將蒸熟的雞放在大碗內,將人參切碎,與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將蒸雞的湯倒在勺裡,燒開,撇去沫子,調好口味,澆在雞肉上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歸參山藥豬腰
配料:當歸10克,黨參10克,山藥10克,豬腰500克,醬油、醋、薑絲、蒜末、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淨,放入鋁鍋內;
2.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鋁鍋內;
3.在鋁鍋內加適量水,清燉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冷卻後,切成薄片,放在盤子裡;
4.將醬油、醋、薑絲、蒜末、香油等與豬腰片拌勻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五香牛肉
配料:牛肉2500克,食鹽90克,白糖24克,紅醬油60克,姜塊2塊,蔥、料酒、茴香、桂皮、紅米汁各適量。
做法:
1.選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纖維切開後,切成500克左右的塊,然後用刀根戳出一排非刀洞,四面皆戳。板上先撤上少許食鹽,將肉塊放在上面反覆推擦,擦至鹽粒溶化(俗稱出汗),然後放在缸內醃3-4天(夏季醃一天),經過多次翻動,醃至肉紅、硬、香;
2.將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滾(水要多),投入肉塊,上下翻動幾次,撈出刷洗乾淨;
3.在鍋底先放鍋墊,墊上放牛肉塊,加入茴香、桂皮、蔥結、姜塊、料酒、白糖、醬油和紅米汁,在大火上燒滾,直到牛肉變紅色時,再加入白湯淹沒牛肉,放入適量食鹽,試味後,加蓋燒至沸滾,再移小火上燜煮2小時左右,等用筷子能戳進牛肉時,撈出。冷透後,按其肌肉纖維橫向切片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穀類大棗燒豬蹄
配料:豬蹄1000克,花生米(帶皮)100克,大棗40枚,料酒25克,醬油60克,白糖30克,蔥段20克,生薑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許,鹽適量。
做法:
1.花生米、大棗置碗內用清水洗淨、浸潤;
2.將豬蹄出毛洗淨,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
3.鍋內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料,燒開後用小火燉爛即可。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