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兒童尿床是什麼病

avatar 雯婷桑
5133 熱度 A+ A-
一歲半以前嬰幼兒,因尿道外括約肌尚未發育,控尿功能很差,尿床是正常現象。隨尿道擴約肌和神經系統的發育而逐漸自愈,無需治療。家長要及時更換尿布,保持外陰清潔,以免造成面板溼疹和細菌感染。兩歲以上兒童若經常尿床,就要考慮是否神經系統、泌尿器官疾病表現,必須請泌尿外科專家進行診治。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引起兒童尿床的那些疾病因素。

腰椎脊柱裂

支配膀胱和尿道括約肌的神經來自脊髓腰骶段。腰椎先天性發育不全脊柱裂開,脊髓的下端和神經叢缺乏保護,並與皮下組織發生粘連,影響逼尿肌和尿道擴約肌正常發育,輕者尿床,重則發生尿失禁、膀胱尿瀦留、尿路感染和腎積水。重度脊柱裂者部分脊髓由椎管膨出,腰背部可見到搏動性包塊,患兒常同時併發生殖器官及尿道發育畸形、腦發育不全低智商等先天性疾病,要早期進行手術修補脊柱裂,分離粘連的神經,矯正生殖器官和尿道畸形。手術年齡以4~5歲進行為宜,如果太早,手術時全身麻醉意外發生率高;太晚,矯正術後彌補發育時間短,會留下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後尿道瓣膜症

屬於先天性下尿路梗阻病變。尿道瓣膜妨礙膀胱尿排空,膀胱經常處在漲滿狀態,併發感染,引起白天尿頻和不自主地滴尿,夜晚尿床。這類患兒都有慢性尿毒症引起的全身性營養不良,尿液顯微鏡檢查可見較多膿細胞、白血球和大量脫落上皮細胞,B超檢查膀胱有大量殘餘尿,膀胱黏膜增厚,回聲增強。由尿道口直接注藥造影進行X線全尿道攝片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只有手術切除瓣膜梗阻,才能治癒或改善尿毒症,彌補營養不良性發育障礙。

輸尿管異位開口

患兒的腎盂尿經異位開口的輸尿管直接流入後尿道,清醒時尿道擴約肌尚可控制尿液失禁,僅表現為白天尿頻、尿急。患兒入睡後尿道外括約肌鬆弛,腎盂尿直接排入後尿道發生尿床。膀胱鏡檢查和靜脈腎盂造影都可確診。治療採用手術方法將異位開口的輸尿管移植回膀胱腔。

包莖

患兒容易併發慢性後尿道炎和慢性膀胱炎,晚上熟睡後,尿道外擴約肌鬆弛,膀胱尿失去控制而溢位尿床。手術切除過長的包皮,同時進行尿道擴張一次,術後抗感染治療10天,就可獲得永久治癒。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病症比先天性發育異常的病種還要多,發病率也高得多,但大多數患兒缺乏可察覺的顯性體徵,加之幼童自訴能力差,很難得到早期確診。

尿道狹窄

男童尿道長並有數處生理性狹窄,後尿道在會陰部固定於恥骨聯合後方。因此,在跨越障礙物、騎腳踏車發生會陰部挫傷時,容易擠壓尿道造成挫裂傷。輕者短期內小便無明顯異常,即使有些尿痛,患兒因懼父母責罵而隱瞞不講,不治療。局部發生感染和疤痕組織收縮的結果,必然發生尿道狹窄,引起白天尿頻、尿急和夜晚入睡後“尿床”。

因此,對9~12歲年齡段的男孩,家長們要多關注,發現其小便費力、時間延長、尿流變細、尿床和尿路感染徵象,要及時到醫院請泌尿外科專家診治。

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床並久治不愈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1.兒童慢性尿道炎、慢性膀胱炎引起尿床、尿失禁發病率,以學齡前女童發病率最高。這一年齡段的女童,生活上必須由他人幫助料理,容易在清洗外陰、擦手紙、與他人共用洗浴物品時發生間接性病傳染;家長和經治醫生缺乏有關性病間接傳染防治知識,長期漏診錯治。

2.女童尿道很短,缺乏生理性彎曲防護屏障,尿道口又與肛門緊相鄰,免疫力也低,稍有疏忽就會發生感染,併發尿道炎和膀胱炎。

3.女童尿道外括約肌很薄弱,控制膀胱尿溢位功能差。入睡後尿道外括約肌張力幾乎完全消失,膀胱尿隨之溢位尿床。

4.有些患兒雖已確診為性病感染陰道炎,因擔心損傷處女膜而不進行陰道治療,大量膿性分泌物外流汙染尿道口,長期併發尿路感染。實際上,處女膜損傷是可以設法避免的。

釋出於 2024-03-13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