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產後恢復要注意什麼 產後自我照護重點提醒

avatar 懷心菱華
5887 熱度 A+ A-
辛苦懷胎十月,寶寶終於順利呱呱落地,但媽咪還不能掉以輕心,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在身上留下程度不一的傷口。所以產後照護是每位媽咪必經的過程,若未能妥善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但會面臨感染等危機,也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本文就來讓媽咪更瞭解自己的身體,掌握產後傷口的照護原則。

自然產

保持會陰部傷口乾燥

辛苦的陣痛與漫長的等待下,媽咪終於順利分娩。一般來說,自然產媽咪的傷口恢復會比剖腹產媽咪愈後狀況更佳,不少媽咪生產後數個小時就已能下床走動。

然而,即使表面上看似無太大的傷口,還是得注意會陰部傷口的癒合與子宮收縮的狀況。

觀察產後分泌物

排惡露是子宮恢復的過程,通常約維持4~6周,但也有產婦2~3周就已將惡露排放乾淨。

生產完當週的惡露顏色應為較偏紅色、血水色的偏暗紅色惡露,產後1~3天的惡露量多,含有大量血液或殘留的胎膜組織。

之後惡露會慢慢轉為淡粉紅色,最後呈現如黃色、白色的分泌物,若惡露的顏色逐漸變淡、轉為透明的分泌物且沒有異味,代表子宮復原狀況良好。

若產後有下腹疼痛感、發燒,且猶如膿般帶有惡臭的分泌物,則應儘快就醫,請醫師進一步診療。

會陰部生產傷口

自然生產時,醫師必要時會將媽咪的會陰部剪開,待寶寶出生後才做傷口縫合。

由於會陰部屬於黏膜組織,傷口的恢復比較快,通常在前2、3天會感到傷口不適,3~5天后不適感會慢慢消退,大概2、3周左右,傷口已能恢復到八、九成。

一般產婦會在產後6周時回診,做產後檢查,但此時應該已經看不到會陰部的傷口。不過,若生產過程中的傷口裂得比較深時,恢復時間相對較長,疼痛的時間可能達2周左右。

注意:會陰部的傷口照護原則首重避免感染,產婦務必保持傷口乾燥,尤其是上廁所時,可能會使傷口被汙染到。

媽咪在上大號後應以衛生紙往後擦拭,並輔以煮過的溫開水沖洗會陰部,再用紙巾或衛生紙將傷口部位吸乾,提供傷口乾淨舒適的照護。

避免激烈活動

生產過程中會造成骨盆底肌肉某種程度上的損傷,可能有骨盆脆弱、鬆弛等現象,因此,需要肚子太出力的活動都應避免,像是提重物或太激烈的運動。

只要多注意傷口的狀況、出血情形,就能安然度過產後期,一旦出現肚子痛或發燒等異樣,必須儘快請求醫師協助。

此外,生產後多久能進行性行為也是許多媽咪好奇卻難以啟齒的問題。基本上,建議做完月子後再從事性行為,這是因為每位媽咪惡露排放乾淨的時間不一定。

有些人會到產後3、4周,甚至做完月子後才完全排放乾淨,此階段避免性行為,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剖腹產

重視清潔,注意疤痕

與自然分娩相比,剖腹產的傷口恢復時間比較長,不過,在縫合時多半是使用可吸收的縫線,故術後無須拆線,但若醫師是以面板縫合器來縫合傷口,大概7~10天后須返診拆掉釘子,後續則同樣要進行傷口照護。

剖腹產的傷口通常前2~3週會有悶悶痛痛的感覺,隨著傷口癒合,逐漸轉變成偶爾動到或壓到才會感到不舒服,通常需要2~3個月後才能完全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與自然產媽咪會陰部的傷口不同之處在於,會陰部的黏膜組織較不易生成疤痕,但腹部的傷口卻會造成疤痕組織。

疤痕的恢復相當漫長,大約要半年左右才會定型,因此,媽咪一定要有耐心及恆心與之對抗。

至於除疤產品的使用時機,當傷口沒有滲出液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也就是說,只要傷口最外面的那層表皮黏合起來後,媽咪就可以較無顧慮的勤擦除疤產品。

維持傷口乾燥

傷口的清潔與乾燥一樣是護理的重點之一,除非在待產過程中懷疑媽咪的腹部有感染跡象,否則一般剖腹產都是相對較乾淨的傷口,只要保持乾燥,癒合過程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在產後7~10天左右,應避免傷口碰水,清潔身體時應避免淋浴,改以擦澡方式來達到清潔效果。

此外,也可以考慮使用術後傷口使用的透氣防水貼片,但要記得黏貼密合,這樣可以避免洗澡時弄溼傷口。

如果傷口還未癒合就碰水,讓傷口處在潮溼的環境下,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感染。

到了產後第2周,媽咪雖然可以開始淋浴,但還是要儘可能保持乾燥,在傷口碰水後應以乾淨的紙巾或衛生紙擦拭乾淨,把殘留的水分吸乾為佳。

導尿管的護理

剖腹生產的過程中會進行脊椎麻醉,使產婦術後雙腿較無力,加上腹部傷口疼痛,使媽咪產後不如自然產媽咪那般行動自如,為了讓剖腹產媽咪術後多休息,通常會替產婦放置導尿管,待術後1天才卸除。

由於媽咪產後身體較為虛弱,家屬可代替評價尿袋是否達到該更換的標準,若尿袋裡的尿液容量接近七分滿,應進行清理,避免產生逆行性感染。

另外,尿袋的擺放位置不宜高於腰部,否則可能會產生逆流。大多數媽咪在術後隔天便能下床行走,並且自行上廁所,經過評價後就會將尿管卸除。

三方面掌握身體狀況

幫助子宮收縮

一般產後最擔心的是出血狀況,若出血量過多,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產後6周左右,婦女的子宮會回覆到原來大小,故媽咪應注意子宮的恢復狀態,只要子宮收縮良好,出血量就不會太多。

提醒剛生完產的產婦有空就摸摸看肚子,是否感覺到子宮硬硬的,宮縮時會呈現硬球狀,但每個人的子宮收縮狀況不太一樣,有些產婦3~5天后就摸不到,有些則要等到7~10天以後。

除了適度按摩有助子宮收縮,媽咪也可以透過哺乳來達到子宮收縮。

乳腺炎不可輕忽

當身體機能逐漸恢復到生產前的狀況後,產婦又得面臨另一項考驗,就是乳腺炎。

乳腺炎尤其容易發生在第一次生產的媽咪身上,此乃哺乳系統還沒完全建立,比較容易阻塞,因此,媽咪一定要有耐心,規律的哺乳、擠乳。

有些媽咪會攝取大豆卵凝脂或勤於熱敷,幫助乳腺暢通,但若已經出現疑似乳腺炎的現象,應先暫停熱敷,採取冰敷消腫,儘可能把塞住的地方疏通。如果乳腺炎伴隨發燒、紅腫等現象,必須儘快回門診請醫師協助處理。

產後飲食不NG

產後媽咪應採取漸進式飲食,以免造成腸胃負荷過重,產生腹瀉或腹脹不適,建議先補充一些液體,例如:水分、清淡的湯品,沒有感到不調節後,再開始攝取軟質食物,並且逐漸恢復為普通飲食。

基本上,產後飲食要以均衡攝取為主,但初期應避免食用過多且容易造成脹氣的食物。

產後媽咪應多攝取含有蛋白質、鈣質、鐵質等食物,其中優質蛋白質(例如:鱸魚湯)有助於傷口恢復,剖腹產媽咪由於傷口還沒完全好,若吃太多熱性、補藥的食物,反而不利傷口復原。

除此,凡刺激性、辣、甜、含有酒精的食物也都要儘量避免。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就能加速身體的恢復,更快讓生活回到常軌。

釋出於 2024-02-23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