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量與健康
透過汗量也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正常人每天約排出500~1000ml的汗液,夏季可達1500~2000ml。如果汗腺停止排汗或出汗過多,均是不正常的現象。
無汗
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區域性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面板非常乾燥。他們多半曾患有面板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另外,老人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量少,不屬病症。
多汗
多汗是指在恆溫和靜態情況下,仍然大量出汗的症狀。若多汗兼有心悸、食慾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若多汗兼頭暈乏力,以及感到飢餓,可能是血糖過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藥物後,亦會產生多汗反映。若重金屬中毒,例如鉛、汞、砷等,亦可能會有多汗現象。
出汗時間與健康
更具出汗時間,將出汗分為自汗和盜汗兩種型別。
自汗
在白天,精神清醒的狀態下,不因勞動、穿厚衣或高溫、不用發汗藥而汗自出,稱為自汗。中醫認為這是氣虛、陽虛的表現。衛陽不固,津液外洩,身體因失卻固攝力而不自覺地流汗。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振、氣短、怕冷。多發生於患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指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以令衣服溼透,醒後則沒有出汗。盜汗多為陰虛所致,若伴有低熱、兩顴潮紅、手心發熱、口乾等症狀,可能是肺病的徵兆。
出汗型別與健康
戰汗
首先發生全身戰慄,幾經掙扎,繼而大量出汗,為戰汗。中醫認為戰汗是正邪相爭、病變發展的轉折點。如汗出熱退,脈靜身涼,是邪去正安的好轉現象;若汗出而煩躁不安,脈來疾急,為邪勝正衰的危急訊號。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發展期。
絕汗
久病後突然四肢厥冷、汗出不止、精神不固、脈微欲絕、元氣欲脫,是危急的訊號,多見於心衰、虛脫病人。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出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也可能是受驚嚇所致。
黏汗
汗液黏膩、發稠、發熱。這是重感冒或其他病症患者因發高燒而服用解熱藥物後出的一種病汗。出這種汗的人身體溼熱不清。
黃汗
原因大多是大汗後即用冷水衝浴,寒溼之邪侵入體內,導致汗液疏洩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肝硬化患者的汗液亦呈黃色並略帶腥味。
血汗
汗液淡紅,如洗肉水,又稱紅汗。中醫認為,凡氣血、陰陽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陽衰不能固表者,常常汗液變紅。現代醫學則認為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一定關係。
汗味與健康
微香汗
多見於糖尿病患者,除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外,經常微微出汗,汗味具有芳香氣味。
焦味汗
汗出津津、綿綿不斷,散發出一股糊焦味或烯煤味。此症侷限於青年男性,多見於手淫過頻或經常夢遺滑精,又不注意清洗會陰者。
酸味汗
見於風溼熱或長期服用水楊酸、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物的病人。
腳臭味汗
見於多汗者或腳癬合併感染患者。
出汗部位與健康
額汗
出汗侷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出如熱氣蒸籠,故俗稱“蒸籠頭”。中醫認為,頭為“精神之府”、“諸陽之會”,凡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大量出汗。如果自幼就常出額汗,則大多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得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果在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陽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急徵兆。但小兒睡覺時經常頭額出汗,沒有其他症狀,不是疾病的象徵。
鼻汗
人們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經常鼻部出汗。汗液自鼻樑鼻翼兩側滲出,緩緩淌下,汗珠晶瑩可見。鼻汗多見於肺氣虛弱的人。
手足汗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溼熱、血虛、陽虧者,均可導致手足多汗。
胸汗
因憂思、驚恐過度而傷及心脾的人,經常在心窩區域性出汗。此類人應注意調理身心,防止生出其他病症。
腋臭汗
汗液有一股狐臊氣味,夏天出汗多時氣味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分佈於腋窩、腿腋等處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姑娘更加多見。
會陰汗
出汗侷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凡溼熱下注、腎陽虛衰,均可導致會陰部有異味汗排出。女青年如患有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也會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偏汗
出汗或見於左側,或見於右側,或見於上半身,或見於下半身,俗稱“半身汗”。中醫認為皆為風痰或風溼之邪阻滯經脈、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在臨床上,老人出偏汗可能是中風的先兆,要提高警惕。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人也常常出現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