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首要是補水
臨床上面對患者拉肚子現象,首要的是做好補水工作,因為拉肚子會讓患者流失體內的水分,導致患者發生脫水、電解質流失的現象,因此需要透過喝溫開水緩解缺水的狀況。
另外還可以透過補液補充水分,補液一般採用氯化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枸櫞酸鈉。也可以喝胡蘿蔔汁、西瓜汁或者蘋果汁,補充水分的同時還有其他維生素等營養補充。
備註
症狀比較輕的腹瀉是不需要服用藥物的,一般在兩天內可以緩解甚至自行恢復。如果強行阻止拉肚子,會不利於身體毒素的排出。所以發生急性腹瀉的時候,不鼓勵第一時間止瀉,讓它排出比較好,然後再做到飲食減量,適當補充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
第2招:食療法
拉肚子的患者,其腸胃需要好好休息,飲食要避免吃油膩、粗糙的食物,建議食用清淡的流質食物,等症狀稍微緩解後再嘗試吃米飯、生菜、乳酸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推薦以下6道腹瀉患者食療方食用:
1、砂仁粥
組成:砂仁20g、大米100g。
製法:將砂仁搗成細末,大米淘洗千淨,置於鍋中,加適量水。將鍋置武,上燒沸,用文火熬成粥,加入砂仁末,再燒沸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時適量溫服。
功效:本方調補中氣,溫曖脾胃。適用於脾胃虛寒性腹痛瀉痢,消化不良,脘腹脹痛,食慾不振,氣逆嘔吐者。
2、白朮橘皮粥
組成:白沭30g、橘皮20g、大米150g、紅糖適量。
製法:將白朮、橘皮洗淨,白朮切成薄片,二者用紗布包裹,大米洗淨。置火上,放入大米、藥包,注入清水適量,中火煮成稀粥,可根據口味加入適量糖。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適量溫服。
功效:本方有燥溼健脾,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慢性腹瀉,屬於脾胃失和,見腹瀉便溏,脘腹脹悶,嘔惡不食,口中黏膩等症。
3、芡實金櫻粥
組成:芡實25g、金櫻子25g、大米150g、白糖適量。
製法:將芡實、金櫻子(去核心)去淨灰渣,放入鍋內,加清水煎成藥汁,澄清取汁去沉澱。大米淘洗千淨,與藥汁同入鍋內,置小火上煮成粥,加適量白粉即成。
服法:晨起空腹適量溫服。
功效:本方補腎固精,健脾止瀉。適用於脾虛洩瀉。
4、枸杞羊腎粥
組成:構杞葉250g、羊腎2對、羊肉50g、大米150g、蔥白5g。
製法:將羊腎洗淨,去臊腺脂膜,切成細丁,蔥白洗淨,切成細節;羊肉洗淨,一同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備用。將枸杞葉洗淨,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大米淘淨,一同放入鋁鍋內,熬粥。待肉熟,米爛成粥時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兩次酌量食羊腎、羊肉,喝粥。
功效:本方有溫補腎陽,兼養精血之功效。腹瀉久治不愈,腎陽虛弱,見下利清谷或五更瀉,惡寒肢冷,面色萎白,腰脊痠痛等症,宜服食本方。
5、豬肚淮山粥
組成:豬肚1具、淮山藥50g、大米200g、生薑、食鹽適量。
製法:將豬肚洗淨,切薄片待用。大米、淮山藥洗淨,共煮粥,加少許生薑、食鹽,待開鍋後,放入豬肚,煮至豬肚熟,米爛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空腹溫服。
功效:本方補中健脾益氣,用於脾虛久瀉,見形體消瘦,倦怠乏力,聲微氣短等症;是較好的輔助食療之品。
6、蓮子淮山粥
組成:蓮子肉(去心) 50g、淮山藥25g、雞內金15g、糯米100g、白糖適量。
製法:將糯米淘洗乾淨,放於鍋內,加適量水,再放入蓮子、淮山藥、雞內金共煮,熟後加白糖調味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方中蓮子、淮山藥健脾益氣,雞內金助脾胃消化,精米溫中補牌,諸味共奏健脾胃,止洩瀉,增食慾之功,用於脾虛久瀉,食慾不振,神疲倦怠等症。
7、糯米固腸粥
組成:糯米50g、山藥25g、胡椒粉少許、白糖適量。
製法:將山藥洗淨切成薄片,橘米略炒,二者同時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中火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拌勻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時適量溫服。
功效:糯米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止瀉;山藥補脾止瀉,胡椒味辛大溫,溫中健胃,諸味合用,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症的慢性腹瀉。
8、赤小豆山藥粥
組成:赤小豆75g、山藥75g、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山藥洗淨去皮切片。將赤小豆淘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用中火燒開,待半熟時,放入山藥,煮至粥熟,食前放入白糖適量。
服法:晨起空腹做早餐食用。
功效:本方清熱利溼,補脾止瀉。凡屬脾失健運,蘊溼化熱的慢性腹瀉,見大便溏洩,小便短少,時煩或口渴等症,即可輔食此粥。
9、蕷雞子黃粥
組成:生懷山藥30g、熟雞子黃3枚。
製法:先將生懷山藥軋成細粉,加適量涼開水調勻,放鍋內,置火上,不斷以筷子攪之,2~3佛即成粥,加入雞子黃調勻即成。
服法:每日做早餐食用。
功效:本方健牌和中,固腸止瀉。凡因脾氣不足而引起的久洩不止,逐漸贏弱,乏力少氣者,食之頗益。
10、參棗米飯
組成:黨參15g、大棗25枚、糯米250g、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黨參、大棗洗淨後放入鍋中,用溫水泡發,然後置火上煎煮30分鐘,撈出黨參、大棗、湯備用;糯米淘洗乾淨,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入蒸鍋內蒸熟。之後扣入盤中,把黨參、大棗擺在上面;把藥湯加白糖煎成濃汁,倒在飯上即成。
服法:早晚兩餐作主食食用。
功效:本方有健脾益氣之功能。凡慢性腹瀉見有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慾不振等中氣不足,脾胃虛弱諸症者,宜食用本方。
第3招:按摩法
利用按摩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幫助患者緩解拉肚子的症狀,起到止瀉的效果,如:
1、摩腹
用四指或全掌摩於患者整個腹部,約3~ 5分鐘。
2、分推腹陰陽
拇指自中脘穴向兩旁斜下方即肋弓邊緣分推50~ 100次。
3、揉天樞
拇指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動患者天樞穴50~ 100次。
4、按揉足三里
按摩者用拇指按揉患者足三里穴約50~ 100次。
5、揉板門(運板門)
按摩者拇指指端在患者大魚際中點揉手掌大魚際平面50~100次。
6、推脾經
按摩者拇指在患者拇指橈側赤白肉際處直推,來回推50~100次。
第4招:就醫
要注意觀察自己腹瀉的症狀,注意和癌症的腹瀉進行區分。如果腹瀉兩天內都沒有緩解,而且症狀還加重,建議去看醫生。
另外如果寶寶腹瀉反覆或出現水狀、蛋花狀便便,建議家長去醫院化驗大便,檢查是否為病菌感染性腹瀉。
警惕:這4種腹瀉和癌症有關
1、長期慢性腹瀉可能是胰腺癌
胰腺癌患者胰液分泌不足,導致一些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會有腹瀉的症狀。表現為上腹不適,反覆腹瀉,伴有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體重不明原因下降等症狀。
2、腹瀉伴上腹部痛可能是肝癌
有一半的原發性肝癌患者,會因為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亂而出現腹瀉的情況。中老年人和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人尤其要注意,會有上腹部不適,悶痛加重甚至食慾不振等症狀。
3、腹瀉伴噁心可能是胃癌
胃癌容易和腸胃炎混淆,要注意區分。胃癌患者的腹瀉有上腹部脹痛感,同時食慾不振、容易噁心,胃部灼熱感明顯,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且大便呈黑色的時候就要留意了。
4、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可能是大腸癌
要注意觀察自己的排便習慣,大腸癌患者排便次數會增加,同時大便的形狀也會改變,常常是腹瀉和便秘交替進行,伴有腹痛和肛門墜感,糞便中會帶血或帶膿。
拉肚子的注意事項
1、注意保暖和個人衛生
腹瀉患者要適當休息,同時要做好保暖工作,別再讓腹部受涼了。由於排便頻繁,要注意肛門周圍的衛生,可以用溫水清洗,或者塗軟膏,避免面板摩擦受損。
2、不擅自使用止痛劑
使用止痛劑,腹痛減輕,容易掩蓋病情,不利於觀察疾病的變化,有可能造成誤診、漏診。腹痛較劇者,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止痛劑。
3、不盲目服用止瀉藥
許多腸道傳染病發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瀉,排洩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或病毒以及其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身體對毒素的吸收。
4、不隨便使用抗生素
最好先到醫院進行化驗,明確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再遵醫囑選用相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5、飲食宜清淡
拉肚子的人腸胃比較脆弱,不要吃過油、過冷、過辣的食物,飲食應該清淡為主,可以喝粥、吃麵食、吃水果(蘋果、石榴等),但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