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病因不完全清楚,但經過國內外學者大量研究,已初步確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子宮內膜病變與損傷
1人工流產與前置胎盤關係:有報道人工流產術使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提高7~15倍。也有人證實人工流產後即妊娠者,前置胎盤發生率為4.6%。人工流產刮匙清宮或人流吸引均可損傷子宮內膜,引起內膜瘢痕形成,再受孕時蛻膜發育不良,使孕卵種植下移;或因子宮內膜血供不足,為獲得更多血供及營養,胎盤面積增大,因而導致前置胎盤。國內很多研究報道都證實了人工流產和前置胎盤發生的相關性,且流產次數愈多,前置胎盤發生率愈高。
2既往剖宮產與前置胎盤發生的關係:李志凌等報告有剖宮產史的前置胎盤發生率是無剖宮產的5.95倍。Miller等1996年報道有剖宮產史的前置胎盤發生率較無剖宮產的增加了3倍。並且,經歷了2次及3次或以上剖宮產的孕婦,其前置胎盤發生率分別增高了1.9%和4.1%,其結論為隨著既往剖宮產次數的增加前置胎盤的發生率亦增加。相反,也有些學者對此持不同的觀點,儘管既往有剖宮產史的孕婦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增加,但其危險性不隨既往剖宮產次數增加而增加。對於既往剖宮產導致前置胎盤發生率增加的機制雖不很清楚,但人們提出了一些假說。如有學者認為前次為古典式或子宮下段直切口剖宮產,宮體或下段縱向有瘢痕形成,再次妊娠對區域性蛻膜供血差,易導致前置胎盤的發生。也有人提出子宮下段的瘢痕可能以某種方式吸引胎盤種植或者胎盤黏附於子宮下段,從而導致前置胎盤的發生率增加,胎盤植入機會也大。
3孕婦年齡與前置胎盤的關係:許多學者研究發現,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前置胎盤的發生率也增加。從生理學方面來說,隨著婦女年齡的增加,膠原蛋白替代子宮肌層動脈壁的正常肌肉成分也愈多。並也有學者發現,帶有硬化性損害的子宮肌層內動脈所佔的百分比在各個年齡時期是不同的。如在17~19歲時,僅佔11%;在20~29歲時,佔37%;在30~39歲時,佔61%;而在39歲以後,則佔83%。這些血管壁損害可以限制動脈管腔的擴張,繼而影響胎盤的血運,在蛻膜上表現為血管發育缺陷。這些情況被推測在高齡孕婦前置胎盤的發生過程中有可能起重要作用。
4產次與前置胎盤的關係:前置胎盤好發於經產婦在過去為人們廣泛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每次妊娠不論結局如何,都可以造成胎盤種植部位的子宮內膜損傷,其結果使下次妊娠時不利胎盤種植,而使胎盤種植的部位移向子宮下段,也有人認為是反覆的妊娠使這些部位的子宮內膜血供減少,為使再次妊娠時,絨毛間隙獲得充足的血供,必須增加胎盤附著的面積,從而增加了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
總之,上述這些因素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內膜受損,使子宮蛻膜生長不全,當受精卵著床後,血液供給不足,為攝取足夠營養,胎盤伸展到子宮下段。
2.胎盤面積過大和胎盤異常 胎盤大小異常如在雙胎或多胎妊娠時,胎盤的面積較單胎的面積增大而達到子宮下段,有報道雙胎的前置胎盤發生率較單胎高一倍。胎盤形態異常,主要指副胎盤,膜狀胎盤等,當副胎盤時,主胎盤雖在宮體部,而副胎盤則可位於子宮下段近宮頸內口處。膜狀胎盤大而薄,直徑達30cm,能擴充套件到子宮下段,其原因可能與胚囊在子宮內膜種植過深,使包蛻膜絨毛持續存在有關。
3.吸菸 許多研究已表明,孕婦吸菸將增加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Williams等研究發現,吸菸孕婦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增加了2倍。亦有研究報道,吸菸的數量與前置胎盤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吸菸量每天40支時,發生前置胎盤的可能性為3.1。關於其發生的機制,考慮由於孕婦吸菸時暴露於尼古丁與一氧化碳中,導致低氧血癥,從而引起胎盤肥大,由此增加了胎盤種植於子宮下段的危險性,導致前置胎盤的發生。
二發病機制
正常情況下,孕卵經過定位apposition、黏附adhesion和穿透penetration3個階段後著床在子宮體部及子宮底部,偶有種植於子宮下段者;子宮內膜此時迅速發生蛻膜變化,根據蛻膜與受精卵所在部位的關係,蛻膜可分為底蛻膜、包蛻膜和真蛻膜。包蛻膜覆蓋於囊胚上,隨囊胚的發育長大而突向官腔;妊娠12周左右,包蛻膜與真蛻膜相貼而逐漸融合,子宮腔消失。而囊胚發育分化而形成的羊膜、葉狀絨毛膜與底蛻膜形成胎盤。胎盤位於子宮底部、前後壁或側壁上,在子宮下段發育者較少,但如在下段發育生長,也有可能透過移行migration而避免了前置胎盤的發生,但如子宮內膜有病變或胎盤過大等原因使受精卵種植於下段,而胎盤在妊娠過程中的移行又受阻,子宮就地發育,或其血供不足,胎盤擴?a href=//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癰哺怯諢蚪艨孔庸?蹦誑詼?緯汕爸錳ヅ?另外,包蛻膜在妊娠3個月時繼續有血流供應,滑澤絨毛膜不退化,於近宮頸內口部與對側真蛻膜相互融合而胎盤形成,也發育成前置胎盤。
關於胎盤移行placental migration的現象是在B超用於產科才認識到的。1970年King報告了胎盤遊走的性質後人們才認識到其意義。Maclure及Dornal1990在妊娠18周時做超聲檢查的1490例中有25%的胎盤種植於低下的位置,但是在分娩時,385例中僅7例仍處於低下位置。Sanderson及Mihon1991發現4300例在18~20周做B超者12%的胎盤位置低下,但未覆蓋內口,這種前置並不持久也不出血,相反,如在晚期妊娠胎盤覆蓋於子宮頸內口上則仍有40%會持續而成為前置胎盤。這顯示了處於位置低下的胎盤的一種移行能力,這可能與妊娠晚期子宮下段的發育而使種植於低位的胎盤被動向上遷移而遠離子宮頸內口所致。
但子宮下段剖宮產的下段切口瘢痕阻止了種植於低位的胎盤隨妊娠晚期子宮下段形成而上移,而使前置胎盤的發生率升高,剖宮產次數越多,瘢痕組織形成越明顯,前置胎盤的發生率越高。
自然流產及人工流產、引產,多次分娩均可損傷子宮內膜,若伴有感染,則損傷更明顯,妊娠時蛻膜層發育不良,此均有利於前置胎盤的發生。若受精卵在不健康的子宮內膜著床,為攝取足夠的血供,胎盤邊緣部位的葉狀絨毛向四周伸展而擴大了胎盤的面積,以致達到子宮下段甚至覆蓋子宮頸內口而發生了前置胎盤,因此在臨床上所見的胎盤往往較正常大而薄。
關於吸菸者已有研究證實其胎盤大而重,此係尼古丁的縮血管作用並伴有一氧化碳而導致胎盤慢性缺氧所致,在鏡下亦可見蛻膜部位有壞死,胎盤中亦有微栓形成;推測吸菸的妊娠婦女的胎盤為攝取更多的氧以致使胎盤過大而覆蓋了子宮頸內口。而可卡因則透過兒茶酚胺發生血管收縮和痙攣,但是能協助去毒的血漿膽鹼酯酶在妊娠期活性降低,以致使大如子宮動脈發生暫時性的痙攣和小的胎盤螺旋動脈閉塞和毀損,血流灌注量減少,刺激胎盤為尋找新的區域攝取有效的氧供應使胎盤的面積代償性地增大而發生前置胎盤。關於雙胎,2個胎盤遠較一個胎盤的面積為大,這也是發生前置胎盤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