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看懂胃癌報警症狀

avatar 墟散思宸
2.4萬 熱度 A+ A-
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徐瑞華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在發展中國家達70%,可使胃癌發生風險增加2倍,已被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研究機構HP列為胃癌的

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徐瑞華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在發展中國家達70%,可使胃癌發生風險增加2倍,已被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研究機構HP列為胃癌的I類致癌原。如果已經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且有胃部不適症狀,應該儘快治療。胃癌也可以說是“吃出來的腫瘤”。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潛致癌物含量高,會增加患癌風險。他指出,中國人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 用餐速度快、暴飲暴食、吃剩飯剩菜、喜食燙食等不良習慣都會導致胃癌“找上門”。

研究還顯示,在吸菸的人群中,胃癌,特別是胃食管交界處癌的發生率會升高一倍。香菸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透過對血管、上皮細胞的作用,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損傷。

喝酒也是胃癌的危險因素。因為酒精容易破壞胃壁黏膜的自我保護作用,導致甚至的發生。長期大量地喝酒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反覆發作,這正是滋生胃癌的溫床。

流行病學調查,約10%的胃癌發病具有家族聚集傾向。父母等一級親屬中如果患有胃癌,子女患胃癌危險要比普通人高2~3倍。一些家族性疾病如Lynch綜合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等,伴發胃癌發病風險也隨之升高。

診斷:查胃鏡比抽血查腫瘤標誌物更可靠

徐瑞華強調,除了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人士需進行胃癌篩查之外,如果出現胃癌的“報警症狀”如、嘔吐、消瘦、上腹部不適、上等,也需要儘快做胃鏡檢查。

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CEA、CA19-9、CA72-4等,但篩查出的陽性率不高,僅不到三成,在胃癌篩查方面價值有限。查胃蛋白酶原PGI值低下,雖然反映可誘發癌症的進展如何,但也有侷限性。上消化道鋇餐因早診率低,已逐漸被胃鏡代替。“目前做胃鏡仍然是發現和診斷胃癌的最主要手段,高危人群應每兩年做一次胃癌篩查。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風華表示,早期胃癌多無症狀和體徵,或僅有非特異性症狀如上腹部不適、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飽脹、噯氣等。對於可疑胃癌患者,第一步是進行病史詢問;第二步體格檢查,注重看淺表淋巴結、腹部壓痛、包塊、、盆底結節有無異常;第三步是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糞潛血試驗,抽血檢查與胃癌相關的腫瘤標誌物CEA、CA19-9。

第四步是進行輔助檢查,包括胃鏡、腹腔鏡等腔鏡檢查和CT、MRI、PET-CT、B超等影像檢查。其中,消化道內鏡的病理診斷是胃癌確診的金標準,而影像檢查作為胃癌分期診斷的依據。其中,CT最常採用。在腔鏡檢查中,對懷疑腹膜轉移或腹腔內播散者,可考慮腹腔鏡,此外,有些病人可透過抽腹水找癌細胞、CT或B超引導下腫塊穿刺等進行診斷。

釋出於 2021-02-2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