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那些致癌的謠言可信嗎?

avatar 燕嵐三歲啦
2.4萬 熱度 A+ A-
隨著微信微博的普及,很多跟健康有關的話題屢屢出現的人們的手機中。如:癌細胞偏愛甜食;微波爐加熱會致癌;千滾水不能喝會中毒……這些話題引起人們的不安和恐慌。

疑問1:癌細胞愛甜食?

冰淇淋、草莓蛋糕、布朗尼,加了糖的甜食,往往讓人難以抗拒,近日微信上有觀點認為,糖會“滋養”癌細胞,癌症患者應該杜絕糖類。

闢謠:碳水化合物不會專供癌細胞能量

“糖”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於“碳”與“水”的聚合,故又稱之為碳水化合物,這種物質在人體消化系統中會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人體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來提供能量,無論是不好的細胞(比如癌細胞)還是正常的細胞。但是,相對而言,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更為迅速,對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所以會被有些人誤以為是吃多了甜食就會給癌細胞提供營養,幫助它快速生長。但是從臨床接診的癌症患者來看,並沒有明顯的偏食甜類食物的現象。至於偏食甜食容易變胖,而肥胖又會增加癌症的風險,這是另一回事。不能說吃甜食就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只要科學飲食,合理搭配都是可以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偏食某一類食物與癌症還是有聯絡的,偏食醃製類的食物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偏食辛辣刺激類的食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偏食肥甘厚膩類的食物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疑問2: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

微波爐因其方便快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廣泛使用。但近日網上流傳的一篇題為《微波爐生產廠家打死也不說的驚天秘密!》的文章卻讓人有些害怕。該文章列舉了微波爐的幾大“罪狀”。比如微波加熱的食物會致癌等。

闢謠:微波輻射與致癌基本無關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微波爐加熱的物品需標註有“可微波加熱”字樣或者提示標示的塑膠容器是相對安全的。

否則,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不放心塑膠容器,不妨使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會相對安全點。微波爐的確具有輻射,但是微波爐的這種輻射與致癌沒有太大聯絡。

一般市民使用微波爐的時候,距離一米之外基本不會有健康危害。微波是一種電磁波,跟大家使用的收音機所用的電波、紅外線以及可見光本質上是一類東西,差別只在於頻率的不同。微波爐的“輻射”是指微波的能量可以發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輻射是不一樣的。只要是合格的微波爐產品,使用中沒有被損壞,就不會洩漏出能夠傷害人體的微波來。

物理加熱與微波加熱相比而言,物理加熱顯然更健康一些,所以日常生活中雖然不至於擔心因為使用微波爐致癌,但是儘量還是多選擇物理加熱的方式烹飪更好一些。

疑問3:隔夜水、千滾水致癌?

最近不少微信和微博也會熱傳一些喝隔夜水、千滾水致癌的段子,這些水其實都是白開水,有的是存放時間長,有的是反覆煮沸。傳言這些水裡亞硝酸鹽很多,喝了會引起中毒,嚴重的甚至意識喪失、死亡,而且亞硝酸鹽還致癌。

闢謠:需要喝下一噸千滾水才會中毒

久存、久沸的水裡的確會有亞硝酸鹽,但這些含量很低,有資料顯示每升也只有100多個微克,如果達到有害的量至少要喝一噸以上。而且亞硝酸鹽本身並無致癌性,轉化為亞硝胺類物質才致癌,而轉化需要很多前提條件,不是說把水煮沸就能生成。

疑問4:新衣服不洗就穿會致癌?

近日,一則“人們通常在購買了新衣服之後拆開包裝,拿出來就直接穿在身上,這是錯誤的。因為新衣服上大多殘留防皺處理時的化學藥品——甲醛,而這種甲醛會致癌。”的訊息在朋友圈熱轉。那麼,新衣服不洗直接穿真的會致癌嗎?

闢謠:不靠譜,貼身衣物最好清洗晾曬後再穿

致癌性跟致癌物的接觸濃度、接觸時間長短是相關的。甲醛是一種揮發性的氣體,因此少量接觸很難在人體內積累。一些人穿新衣服後會過敏,其實這和每個人的體質有關,有些人的面板相對敏感,穿了甲醛殘留的衣服比較容易過敏。穿沒洗過的新衣服會致癌是不太靠譜的,但是肯定是不健康的,尤其是貼身穿的衣物最好清洗晾曬之後穿著。

疑問5:筷子3個月不換會致癌?

近日,一條“筷子也致癌”的微博熱傳,稱普通筷子使用3—6個月後,由於食物、洗滌劑及空氣、餐櫃內殘留物附著,顏色會發生改變。此時,筷子會孳生各種黴菌,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醫生表示,筷子上一旦出現黴斑,就有可能被黃麴黴素汙染,要立即更換。

闢謠:發黴的筷子一定要換 清洗筷子有講究

木質和竹製的筷子,一定要保證乾燥,如果沒有發黴而且乾淨清潔,不一定非要3個月就要換一批。

但是,筷子一旦出現黴斑,就要立即更換。因為發黴的筷子,有可能被黃麴黴素汙染。黃麴黴毒素為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木質和竹製的筷子定期用沸水煮半小時,放置在空氣中晾曬乾燥再使用。儘量不要把筷子放在密閉的空間裡,洗筷子時不要抓著一把用洗潔精猛搓,這樣很容易使筷子變粗糙,產生許多細小的凹槽、裂紋,導致微生物殘留。

疑問6:車內空氣汙染會致癌?

微博上一直在流傳一種“汽車空調致癌說”,稱車內材質會釋放毒物質“苯”,產生毒素而使人致癌。這條微博訊息一經發出很快獲得數萬次轉發評論。

闢謠:太誇張,但汽車長時間暴曬,人進車內最好先通風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市室環境監測站檢測結果顯示,雖然經暴曬後的汽車內苯的含量微小,但是甲醛的含量卻嚴重超標。測驗結果顯示密閉後的新汽車甲醛含量高達0.22㎎/m3,駕駛了3年的汽車內甲醛含量也達到了0.14㎎/m3。而《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規定甲醛的濃度不得超過0.10㎎/m3。

專家提醒,儘管“汽車空調致癌之說”有誇大和虛假的成分,也沒有科學證據支援暴曬後的車內空氣中的苯或者甲醛的含量足以導致癌症,但其中給予的危險警醒不能不令人提高警惕。在目前的情況下,車輛長時間密閉暴曬後,市民進入車內最好先開啟車窗通風,等有毒物質釋放出去後再開空調。

釋出於 2021-06-2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