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多發性肌炎的中醫治療

avatar 南川萍萍
2.8萬 熱度 A+ A-
多發性肌炎屬於中醫瘻症範疇,是一種以對稱性肌萎縮和肌痛、肌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引起多發性肌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與自身基因突變有關外,還可能與病毒感染骨骼肌有關

多發性肌炎屬於中醫瘻症範疇,是一種以對稱性肌萎縮和肌痛、肌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引起多發性肌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與自身基因突變有關外,還可能與病毒感染骨骼肌有關。因此,在治療的時候,多發性肌炎患者應該慎重選擇療法。  

中醫辨證治療方:  

1、毒熱入絡證  證候:肌肉疼痛,手不可觸,或肌肉腫痛,可見肌肉無力並見面板散在紅斑,皮疹以眼瞼周圍和胸背部為多,色多紅紫。或伴有發熱惡寒、關節痠痛,或高熱口渴、心煩躁動,或口苦咽乾、大便噪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洪大或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通絡  方藥:清熱地黃湯加味。  水牛角20g 生地50g 赤、白芍各25g 牡丹皮15g 葛根25g 板藍根25g 土茯苓25g 絲瓜絡15g  方解:方中水牛角、板藍根清熱解毒,配土茯苓解溼熱之毒,赤白芍、牡丹皮涼血活血,生地黃涼血滋陰除痺,葛根解肌清熱,絲瓜絡通絡。  加減法:若熱甚者加黃柏、連翹,表虛者加生黃芪。  

2、溼熱阻絡證  證候:肌肉痠痛腫脹,四肢沉重,抬舉無力,身熱不揚,汗出粘滯,食慾不振,胸脘痞悶,面色虛浮,二便不調,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降溼,解肌通絡。  方藥:當歸拈痛湯加減。  羌活15g 人參15g 苦參25g 升麻10g 葛根25g 蒼朮15g 炙甘草15g 黃芩15g 茵陳15g 防風15g 當歸15g 知母15g 澤瀉15g 豬苓15g 白朮15g  方解:方中苦參、黃芩、茵陳、知母等配澤瀉、豬苓清熱利溼,用葛根、升麻解肌清熱,蒼朮、白朮、甘草健脾以養肌,羌活、防風祛風勝溼兼助脾之升機,並有祛邪達表之用,當歸活血養血通絡。諸藥相伍有清熱除溼通絡解肌之功。  

3、寒溼痺阻證  證候:肌肉酸脹、疼痛、麻木不仁,四肢萎弱無力,每遇寒肢端發涼變色疼痛,伴有晨寒身重,關節腫痛,舌淡苔白膩,或舌有齒痕脈沉細,或濡緩。  治法:散寒祛溼,解肌通絡。  方藥:薏苡仁湯加減。  薏苡仁25g 當歸15g 川芎15g 炙麻黃5g 桂枝25g 羌活15g 獨活15g 防風15g 川烏5g 蒼朮25g 甘草15g 乾薑15g  方中當歸、川芎養血通經活絡,配薏苡仁、蒼朮祛溼蠲痺,用麻黃、桂枝、羌活、獨活,防風散寒祛風,川烏、生薑溼痺散寒。本方治療肌痺初期,寒勝於溼者。  加減法:若溼重於寒者加木瓜15g、防已15g、蠶砂15g、土茯苓25g,去麻黃、川烏、羌活、獨活。  

4、脾腎兩虛證  證候:肌肉萎縮、麻木不仁、鬆弛無力,四肢怠惰,手足不遂,或面色萎黃,或面色晄白,身體消瘦,脘腹脹悶,吞嚥不利,毛髮稀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或弱。  治法:溫補脾腎,益氣血通絡。  方藥:右歸丸加減。  熟地25g 山藥25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5g 杜仲15g 菟絲子15g 制附子15g 肉桂15g 當歸15g 鹿角膠15g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枸杞、菟絲子補腎,杜仲壯骨強筋,山藥健脾,當歸、鹿角膠養血通絡,附子、肉桂壯陽,陽壯則生機自強,精微物質得生,肌肉得以溫養。  加減法:肌痺日久肌肉萎縮、無力明顯時,加黃芪、黨參,肉桂改為桂枝。

釋出於 2021-01-2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