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五年前,仙居人陳某被查出患上,為了治病,他常年在臺州、杭州兩地醫院來回奔波。
陳某的家境本就不富裕,看病吃藥對他來說都是筆不小的費用。但陳某卻機緣巧合地從醫院牆壁上一則“辦假證”的小廣告上,找到了一條“致富”的道路。
陳某聯合親友26人透過購買虛假醫療報銷材料等,從當地農醫保中心騙保100餘萬元。目前,他們全部面臨著檢察機關的指控。
用假材料騙領農醫保
陳某今年49歲,是仙居縣官路鎮的一名普通農民。2011年6月,陳某被查出患了鼻咽癌,到杭州的一家醫院看病。
即便是保了農醫保,但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對於家境本就不富裕的陳某來說,也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讓陳某心急如焚。
一天,陳某偶然在醫院廁所的牆壁上看見“辦假證”的小廣告。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打電話過去,詢問能不能偽造住院病例和發票等材料。接電話的男人滿口答應,並保證不會被審查出問題。
陳某決定“放手一搏”,他用手頭上僅有的看病錢購買了一份假材料。回到仙居後,他用這份假材料成功在仙居農醫保管理中心報銷到補償金7000元。
“這樣賺錢太容易了。”嚐到甜頭的陳某更加大膽。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他先後9次拿著以自己名義開具的虛假醫療材料去報銷,總共騙得15萬元。其間,由於自己行動不便,有幾次陳某還讓妻子張某和兒子小陳幫忙,將這些材料交到農醫保中心。
日期有誤這才露了餡
以自己名義報銷的次數多了,陳某開始擔心,會不會被農醫保中心的工作人員察覺。
從2012年7月份開始,陳某就絞盡腦汁地蒐羅患病的親友,或者讓親友介紹患病的熟人,說服大家一起“致富”。他想:“這些人生過病、住過院是事實,以他們的名義去報銷應該不容易被發現破綻。”
陳某的詐騙流程是這樣的:拿到病人的身份證和醫保卡後,聯絡杭州的辦證男子,購買虛假的住院材料,再由病人、病人家屬或者中間人將假材料遞交到農醫保中心。得手後陳某和幾人瓜分報銷到的錢款。
去年1月,陳某拿到一名親戚的身份證、醫保卡併購買了一份假材料,讓侄子去報銷,卻被發現住院記錄與發票上的日期對不上。
農醫保中心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讓申請人再去核對一下。這名親戚心虛害怕了,沒有去。農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覺得事有蹊蹺,懷疑被騙保,於是報案。不久後,陳某和一眾親朋都被抓獲。
騙保金額達100餘萬元
今年6月4日,該案在仙居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
仙居縣檢察院共指控了包括陳某在內的27名被告人,他們不是親戚,就是朋友。
在法庭上,有些被告人覺得自己很冤枉,他們騙保並不為財,純粹是為了幫忙。
檢察院認為,陳某共同或者單獨虛構住院材料,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國家財物,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建議法院判處陳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餘26名被告人根據詐騙金額不同,以及有退贓和自首等表現,分別判處相應刑罰。
由於案情較為複雜,法院決定擇期作出判決。
編輯:SN098